更新时间: 2025-08-27 04:34:25
疫情爆发后,全国铁路、道路、水路、航空运输客运量均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始终处于低位,船舶装载率水平较低,即期市场运价承压下跌。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由于货运需求较少,再加上干散货船运力过剩现象严重,运输价格走势较为疲软。公路货运市场在国家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后,运价指数快速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扰乱市场秩序。
一、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造成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客运市场受疫情影响显著
1、传统春运期间全国交通运输客运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疫情爆发后,我国迅速对交通运输进行了极为严格的管制。与此同时,人们的出行需求和意愿也大大降低。全国铁路、道路、水路、航空运输客运量均出现大幅下降。以传统春运时间段为例,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航空运输共累计完成客运量14.76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0.3%。
图1 2020年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运输客运量状况与上年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2 2020年1月10日—2月18日全国水路、航空运输客运量状况与上年同期对比
2、疫情对节后返程旅客运输造成结构性影响
随着疫情不断变化,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节后返程客运量同比大幅下降,返程客运时间总体被拉长,返程旅客运输量呈分散态势,不会出现传统客运返程高峰。
...12月17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72场)。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花都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姚汉钟,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周斌以及南航股份综合保障部总经理杨伟发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01 感染者所感染是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本次疫情整体稳定可控
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对12月16日通报的花都区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了进一步情况通报。
陈斌表示,经过全基因组测序,该感染者所感染的是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防控部门和疾控专家综合研判认为,在境外机场停留期间被感染的可能性大。
目前,本次疫情整体稳定可控。截至12月17日12时,本次疫情共甄别密接367人、次密接504人,均已落实健康管理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同时,继续开展重点人群和花都区全员核酸筛查。截至今天12月17日12时,全市累计核酸采样197.42万人次,已出结果192.78万份,均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已排查重点人员5.06万人,均为阴性。
02 该感染者涉及重点场所公布
北京市疾控中心研究员杨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新冠疫情自5月下旬达到今年第一个相对高位后,已连续三周下降,进入稳定下降通道。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处于较低流行水平。其中,北京市新冠病毒活动于5月上旬后即逐步下降,整体强度低于既往流行水平。
...原标题:甘肃精细化疫情防控:梯次解除社区管控 关注重点人群就业
(抗击新冠肺炎)甘肃精细化疫情防控:梯次解除社区管控 关注重点人群就业
中新网兰州11月6日电 (杨娜 艾庆龙)甘肃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凸显精细化。6日召开的2021年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披露,甘肃稳定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关注重点人群就业,同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梯次精准解除社区和人员管控。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10月18日甘肃省本轮疫情出现第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以来,截至11月5日24时,共有确诊病例136例,全省确诊病例累计治愈出院4例,现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的有132例。
甘肃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截至11月5日,甘肃兰州、天水等6市已划定封控小区94个。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梁朝阳6日表示,甘肃对社区居民小区实施精准动态管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科学精准研判,按照防控规范,逐步调整管控等级,分步解封。
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有序解除隔离,实行从隔离点到居家观察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跟踪做好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健康监测、环境消杀、心理疏导等工作。
其中,兰州市在统一解封标准,优化服务保障的过程中,下发《社区居民小区动态管理措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按照“遵循规范、适度从严、分层分级、精准管控”的原则,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常态化”四个层面着手,梯次推进小区有序解封。
...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的衍生亚型毒株XBB.1.16近日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关注。
这一毒株也被称为“大角星”(Arcturus),于今年1月下旬首次在印度被发现,导致印度感染病例激增,甚至出现单日破万例的情形,一些疫情严重的邦再次强制实行口罩令,医院也处于红色警戒状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卫组织在3月下旬宣布XBB.1.16为“监视下的变异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并称它是迄今为止传播性最强的新冠变种毒株。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下旬,“大角星”毒株占全球新冠病例的0.21%。一个月后,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3.96%。
目前,“大角星”已在印度、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感染病例都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该毒株目前在美国中南部地区占新冠病例的21%以上,并导致印度新增新冠病例达到过去8个月以来的新高,或成为全球下一个主要变种毒株。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也已在我国本土监测到这一变种毒株。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其中,首次监测到15例XBB.1.16和2例XBB.1.16.1,表明这一变种毒株已进入我国。国内有医学领域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这一新变种,不用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在新冠疫情持续演变的全球大背景下,中国知名传染病专家张文宏医生的一席话再次引发热议——新冠严重程度维持较稳定状态。这不仅是一个医学判断,更是一枚掷入社会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当前疫情的平静水面下,暗流涌动
随着世界各国逐渐调整防疫策略,新冠疫情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但变异病毒的不时出现提醒我们,平静之下暗潮汹涌。张文宏,这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以其专业洞见和坦诚发言,一直是公众信赖的疫情风向标。
张文宏指出的“稳定”,并非一劳永逸的信号,而是基于当前国内外疫情数据和病毒特性分析得出的阶段性结论。他强调,稳定状态要求我们在公共卫生策略上更加灵活和精准,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度恐慌。
对于经济活动而言,这一趋势预示着缓慢但稳步的复苏之路。企业需要在防疫新常态下寻找生存和发展之道。社会层面,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面临着微妙的调整,从社交距离到个人卫生习惯,每一处细节都映射着这场全球危机的深远影响。
专家同行怎么看?公众反响如何?
其他卫生专家对此有何评价?有人赞同张文宏的观点,认为这是科学防疫成效的体现;亦有不同声音,担忧稳定背后隐藏的风险。社交媒体上,公众反应各异,既有对恢复正常生活的期待,也有对未知变数的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