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交通运输行业:客运市场受疫情影响显著,货运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凸显

更新时间: 2025-07-26 12:10:07

阅读人数: 200

本文主题: 疾控专家:新冠疫情稳定下降

疫情爆发后,全国铁路、道路、水路、航空运输客运量均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始终处于低位,船舶装载率水平较低,即期市场运价承压下跌。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由于货运需求较少,再加上干散货船运力过剩现象严重,运输价格走势较为疲软。公路货运市场在国家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后,运价指数快速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扰乱市场秩序。

一、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造成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客运市场受疫情影响显著

1、传统春运期间全国交通运输客运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疫情爆发后,我国迅速对交通运输进行了极为严格的管制。与此同时,人们的出行需求和意愿也大大降低。全国铁路、道路、水路、航空运输客运量均出现大幅下降。以传统春运时间段为例,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航空运输共累计完成客运量14.76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0.3%。

图1 2020年1月10日—2月18日全国铁路、道路运输客运量状况与上年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图2 2020年1月10日—2月18日全国水路、航空运输客运量状况与上年同期对比

2、疫情对节后返程旅客运输造成结构性影响

随着疫情不断变化,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节后返程客运量同比大幅下降,返程客运时间总体被拉长,返程旅客运输量呈分散态势,不会出现传统客运返程高峰。

表1 2020年2月18日全国交通运输客运量状况

(二)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货运市场表现疲软

1、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低迷,运价指数下跌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始终处于低位,船舶装载率水平较低,即期市场运价承压下跌,综合指数自1月份以来已连续五期呈下降走势。2月2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887.72点,较上期(2月14日)下跌2.5%。

图3 2020年1月3日-2月21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航运数据库,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表2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各主要航线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中华航运网,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2、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低迷,运价指数下跌

疫情爆发后,一方面干散货运输上游由于受到港口封闭、公路运输车辆受限等交通管制影响,煤炭、铁矿石货源较少。另一方面,下游企业复工复产进程缓慢,仍旧以消耗高库存为主要策略,市场货运需求较少。再加上干散货船运力过剩现象严重,沿海散货运输价格走势较为疲软。2月2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27.32点,较上期(2月14日)下跌1.5%。

图4 2020年1月3日-2月21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航运数据库,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表3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各主要货种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中华航运网,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2020年1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97点,较上月回落1.33%,月内各周指数整体呈回落趋势。

图5 2019年1月-2020年1月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加工整理

从需求方面来看, 受传统春节及疫情的双重影响,企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1月份公路货运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减少。从供给方面来看,1月运力供给较上月有明显减少,供给端压力日益凸显(如湖北省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区域出现明显的运力不足状况)。综合供需来看,1月上中旬公路运价指数运行平稳,但疫情大规模爆发以及国家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后,运价指数快速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扰乱市场秩序。

二、新冠疫情下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建议

(一)跟踪分析疫情变化对客运、货运市场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建议企业密切跟踪疫情发展状况以及疫情变化对客运、货运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积极研究未来运输服务及产品的需求变化。一方面有助于及时了解疫情变化对于人员限制、运输限制等关键性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而能够及时掌握和应对行业变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客运、货运需求和结构变化进行准确预判,根据市场变化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应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促进信息技术与自身产品及服务的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在运输活动中的应用。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推动模式、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提升产品及服务品质。一方面,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完善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也可以有效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在遇到疫情等极端状况或者行业竞争压力较大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自企业维持正常有序的经营,进而谋求企业生存发展。

(三)积极推动员工返程返岗,加强从业人员岗位稳定工作

企业应主动接受政府指导,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在严格落实安全管控的前提下加快推动复工复产。企业可通过出具“召回函”等方式向员工所在地及企业所在地政府寻求优先准出和优先准入待遇,从而安全、高效、规模化地组织和帮助员工返程返岗。

此外,还需加强从相关从业人员岗位稳定工作,努力寻求在企业经营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案来减轻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负担和经济负担,确保其能够在疫情影响下维持岗位工作。

一是向卫健部门寻求帮助,根据有关政策申请企业员工安全防疫检查,尽可能缩短员工的返岗隔离时间。二是向政府寻求帮助,申请专项资金补贴等经济性援助。三是向金融机构寻求帮助,争取行业贷款方面的支持。四是向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关联方寻求帮助。五是面向行业寻求帮助,组织或加入行业协会或行业联盟,与其他企业共享信息、资源,共同商讨策略,共同应对疫情对行业带来的冲击。

交通运输行业:客运市场受疫情影响显著,货运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凸显

疾控专家:新冠疫情稳定下降

原标题:疾控专家:新冠疫情稳定下降

北京市疾控中心研究员杨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新冠疫情自5月下旬达到今年第一个相对高位后,已连续三周下降,进入稳定下降通道。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处于较低流行水平。其中,北京市新冠病毒活动于5月上旬后即逐步下降,整体强度低于既往流行水平。

杨鹏说,本次新冠疫情波动导致的疾病临床严重程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发热门诊就诊总体比较平稳,未对医疗资源和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明显影响。

暑假将至,一些人有外出旅行的计划和安排,如何减少旅途中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杨鹏建议,一是旅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关注天气及专业部门提示,及时增减衣物,准备消毒湿巾、口罩、常用药品等。对于出境旅行人员,还应在出入境时做好个人健康申报。二是旅行中要做好个人防护,老年人、孕妇、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三是旅行后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中国内地疫情形势稳定向好北京疫情总体进入扫尾阶段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疫情形势稳定向好 北京疫情总体进入扫尾阶段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4日通报,3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46例,其中境外输入25例,本土2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5例,其中境外输入70例,本土55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截至3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1614例,累计死亡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4254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218例,累计确诊18747例,无死亡病例。

中国内地疫情形势稳定向好 北京疫情总体进入扫尾阶段

中国内地3日新增本土感染者76例(确诊21例、无症状者55例),连续5天低于百例。其中本土确诊21例,分别来自3个省份:内蒙古11例、北京和上海各5例。当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5例,分布在9个省份:辽宁26例,上海9例,内蒙古和吉林各5例,河南和四川各3例,广西2例,北京和云南各1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4日通报,北京3日新增本土感染者5例,其中社会面筛出2例;4日0时至15时再增本土感染者12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4月22日以来,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812例,涉及15个区和经开区。

北京市官方表示,北京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下降,近期每日治愈出院人数远高于确诊人数,疫情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整体进入扫尾阶段。但局部仍有社会面零星散发病例,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采取更加坚决果断措施,坚定推进动态清零行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当日通报,北京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价格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查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价格欺诈、不执行政府指导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目前全市累计检查核酸检测机构(检测点)2080个,对8起价格违法行为立案处罚,罚没金额56万余元人民币。

上海现有中风险地区11个 郑州近期新增感染者均从上海返回

上海市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连续3日双双保持个位数。截至3日24时,上海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58018例,治愈出院56587例,在院治疗843例,累计死亡588例。

6月1日起,上海市已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近期疫情形势依然稳中向好。但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该市3日新增14例感染者中,3例来自社会面筛查,提示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截至4日18时,上海市现有中风险地区11个。

河南省3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其中郑州市2例、许昌市1例。郑州市4日通报,该市新增2例感染者均为从上海返回人员,其中一例是学生。至此,郑州市近期新增4例本土感染者均从上海返回,其中3人为学生。

据郑州市通报,5月31日该市在上海返郑人员集中隔离点的例行核酸检测中先后筛出2例本土感染者(确诊和无症状者各1例),2人均为学生。但上述4名感染者进入郑州后均是全程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或集中隔离点,在该市无社会面活动轨迹,无社区传播风险。

辽宁丹东疫情源头仍不明 东港实行交通管制

辽宁省3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例,均为丹东市报告。

今年以来,丹东市接连发生本土疫情。本轮疫情始于5月24日,辽东学院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7人结果异常,随后感染者数量不断上升。截至3日24时,丹东市本轮疫情已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3例。

辽宁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丹东本次疫情与该市“4.24”疫情不同源,呈多点散发态势,分布于40余个小区(场所)。由于现阶段社区内人员流动性小,感染者也基本没有小区外的活动轨迹,因此除辽东学院聚集性疫情以及少数家庭出现续发病例外,传播链条中还没有发现小区(场所)等其它聚集性疫情。但目前各小区间感染者暂未发现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在感染来源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新的疫情。

丹东东港市近两日相继发布通告称,进一步实施静态管理,并自6月4日0时起,对东港市全域范围内的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除从事疫情防控以及保供应、保民生、保生产等的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通行。

内蒙古二连浩特新增8个中风险地区 苏尼特右旗进入静默状态

内蒙古3日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通辽市2例、锡林郭勒盟14例),其中锡林郭勒盟14例均在二连浩特市,通辽市2例为二连浩特返回人员。

二连浩特市4日通报,当日0时至12时,该市再添本土确诊3例,近3天已报告本土感染者22例,其中确诊16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6月4日起,二连浩特市的8个社区被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据二连浩特市官方介绍,该市2日在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和发热门诊筛查中先后发现5名阳性人员。疫情发生后,二连浩特市对阳性人员所在小区实行封控管理,其他小区居民非必要不出行。目前相关流调排查、核酸筛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另据通报,4日凌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在集中隔离人员核酸检测中检出1例阳性人员,根据相关部署,该旗进入静默状态,各居民小区(嘎查村)实行封闭管理。(完)

标签: 未来 学院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