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6 23:58:39
书斋,也就是书房,是中国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在这里写作;文化在这里汇聚,思想在这里迸发。同时,文人也将书斋看成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书斋命名、为书斋题写对联,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勉励自我,也赋予向往与情趣。可以说,书房之美,在于一种文化韵味,也在于一种精神蕴藉。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十位古代文人书斋的对联,看看他们题写了什么,又表达了什么。
1、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的草庐当年题写了什么对联,我们已然不可探知。不过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这副对联,其实出自诸葛亮给其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这封诫子书的主旨,在于劝勉儿子励志勤学,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自身的一个感悟。而罗贯中用此言作为小说中诸葛亮草庐的对联,也是符合诸葛亮其人的,也能表现诸葛亮的隐逸之气与名士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