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4 19:35:48
来源:雪球App,作者: A6魏然,(https://xueqiu.com/5615167326/338371165)
让今天开启一个从事多年保险行业的兄弟写的保险小说,作者名叫“水”.
逆行,原指一种交通违法行为,属贬义词,后来演变成在灾难发生时为了挽救人民生命和财产而挺身而出的行为,做出这种行为的人,称为逆行者,是让人民敬佩的英雄。
这些年来,在天灾人祸发生的时候,总能看见有逆行者的身影,有军人、医生、消防员、警察、教师、志愿者,每看到报道他们的事迹,总能让人破防。可是,无论是在哪个媒体的报道里,都少了一种逆行身影,就是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其实,在所有的天灾人祸发生后,都会有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救援,确认人员伤亡,清点财产损失,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将赔款赔到受害人手上,让人民尽快的走出伤痛,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真正做到这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保险公司的人员在缝缝补补。但由于在大家的印象中,保险公司都是收保费时就爽快,理赔时就安排人查来查去想不赔或是少赔。却不知正是这帮理赔人员,在查案的时候都是想尽快确定损失金额,然后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赔付。毕竟事故已发生,能最大程度抚平伤痛的,只有钱财。因此,这种逆行者,同样值得敬佩。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也在增多,由于机动车的保险是自愿投保,有许多车主保险意识不强,为了省钱连保险都没有购买,各保险公司推出的机动车保险的险种和保额也不相同,在发生事故后因为害怕没钱赔偿时有逃逸案件出现,造成交警部门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耗费了很多警力,调解时还因为互相扯皮而无法尽快结案;医院在抢救伤者后也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抢救费用,到最后告上法院增加法院的工作量,还埋下许多不和谐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机动车实行强制购买保险的政策就应势而生了,国家专门推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不盈不亏的大前提下统一保险费和保险限额和保险条款,车主提供机动车资料和保险费给各保险公司负责出具保险单,保险期限为一年,明确规定所有机动车在当年的7月1日以后必须要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后才能入户或年审(7月1日前购买有第三者保险的机动车当年可以除外)。其中还需要保险公司帮税局代收车船使用税,还从保险费拿出一部分作为交通事故救助资金。各保险公司从这次保险改革中嗅到了发展的商机:以前都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出去推销保险业务,改革后将是客户主动去购买保险,但是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限额只有12万,其中死亡伤残11万,人伤治疗费1万,财产赔偿限额2千。在涉及人伤的交通事故中,这点赔偿远远不够,相信随着交强险的实施,人民的保险意识会越来越强,对商业险也会慢慢接受,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推出配套的商业险,这一块将是保费增长的重点业务,相信以后,保险公司的保费占比,机动车保险将占很大的比例。公司为了应对这次保险改革,大肆招兵买马,以求打通机动车保险的各种渠道,从卖车的车行、各车队老板的亲戚、车管所人员的亲戚等都是公司重点招收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大家都学习了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条款。用培训老师的话说,现在进入保险业是赶上好时机了,就着交强险实施这个东风,中国保险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里讲了一个故事。在古埃及,人们有一个奇怪的习惯,每次众人欢宴之后,总会有人突然抱出一具尸体,让盛宴中的人惊诧。这具尸体,其实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塑像,意在提醒欢宴中的人们:人终归一死,或死亡如影随形。不论古埃及人捧出尸体的用意为何,这种形式或节奏,总是对沉湎于现实中的人的一种冲击与警醒。这具尸体,便构成了古埃及人面对现实的一把自觉反思的尺子。
古典的悲喜剧总离不开对现实的模仿,当代的微型小说作品也满载这样的迹象,但又有所不同。所以,面对现实题材微型小说创作,我们需要详细询问个中的尺度,以期给读者、作者以某种阅读和写作上的参考。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指导,中共江苏省镇江市委宣传部、镇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金山杂志社、镇江市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20)的九篇获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分析中国当代现实题材微型小说创作之尺度的样本。
这九篇作品是《灭毒》《卷发》《值钱的文物》《惊马》《沼泽地》《看菜》《无名烈士》《赶戏》《你是那个给我树苗的人吗》。九篇作品的题材,均指涉现实:或缉毒警员事迹,或扶贫攻坚事迹,或警民合作事迹,或民间人情记事,或艺人沉浮往事……在尺水间,勾勒波澜的大千世界,表达了当代微型小说创作之现实题材的广阔视域。
...《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乡村空间书写流变论》
最近读了贵州师范学院张欢教授出版的专著《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乡村空间书写流变论》,让我从另类视角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变化。
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中国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的乡村空间书写为研究对象,从文学、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多维视角,研究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书写的乡村空间变迁。作者将小说中乡村空间的书写放置到历史语境中去观察,全面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中乡村空间书写的对象和特点,廓清了乡村空间书写流变的历史轮廓,深入地阐释了乡村空间书写流变映射的乡村社会与文化变迁,进一步解读了现代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
这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两个不同的视角观察乡村。一是从研究对象上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乡村书写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演变。在以往关于小说的许多研究中,较多的是从时间序列上展开,关注时间维度下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变化等。而本书着重从空间维度展开研究,关注小说文本中空间书写的特征,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空间书写嬗变,阐释空间嬗变映射的乡村社会与文化变迁。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小说中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空间特征,从而较为清晰地把握了研究的对象,从这一点上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乡村的新角度。二是从研究内容上看,近年来研究当代文学的论著较多,但将当代文学与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较少。从近年来乡村小说的研究成果来看,有乡村小说与文化的研究,如针对小说中映射的地域文化、农民文化、传统文化特色的研究,有乡村小说的文学史研究,有乡村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包括乡村小说的叙事范式、叙事风格、审美艺术等等,但分析小说反映的乡村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研究较少。然而,乡村小说,尤其是现实题材乡村小说,往往是反映乡村社会变迁的镜子,不仅具有文学史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变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作不仅扩大了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围,还丰富了乡村小说的研究内容,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参考资料。
...乡村苦难的真实书写与现实关怀——乡村题材小说纵论-《雨花》2016年10期-中国知网
乡村苦难的真实书写与现实关怀——乡村题材小说纵论
不得不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下中国,城市始终处于跃进式的发展状态中。而乡村,在二元化的城乡体制下依旧是一种边缘化的存在。在近年来的小说创作中,不少作家关注到了中国乡村与乡村中的人,将其作为表现与描摹的对象。纵观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中国...
开通会员更优惠,尊享更多超值权益
当下,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日益蓬勃。根据《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网络文学平台发布的新作品中,现实题材占比达65%,同比增长24%。
不同于玄幻、仙侠题材,现实题材的网络小说贴近生活,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例如,讲述了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5个女孩,在上海打拼的故事,反映了都市草根阶层的平凡生活。
改编影视剧是带火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重要途径。今年热播的现代家庭剧,改编自阿耐的同名网络小说,播出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并引发全民热议家庭关系、养老等话题。这些年,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等,都是成功改编影视剧的典范。影视剧的热播,大大提升了原作的关注度和销量。越来越多成功的改编,会形成业态的良性循环,带动网络作者更加关注现实题材创作。
...那多的创作有过几次风格的变化,早期的三国系列、星座爱情系列和笔记系列更多的是类型的变化而非风格的变化。在我看来,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风格变化是《百年诅咒》,里面的行文模式和以前的三个系列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在我第一次看那本书的时候,觉得对于那多来说,这种改变是不能被接受的,因为整体的文风变得阴郁而繁杂。
这次改变也许在那多看来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后来创作出版了偏向于轻小说的《清明幻河图》系列。但一名合格的创作者一名对自己有要求的创作者,始终会不满足于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创作。也因此,那多在2012年又出版了转型之作《一路去死》。可惜,这一部作品并没有获得成功,那多也随之在创作上停滞了6年,直到2018年《19年谋杀小叙》的横空出世。
严格来说《19年谋杀小叙》是延续了《一路去死》的转型理念的,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字和笔触的风格以及叙事的结构。从《19年谋杀小叙》开始,那多的文风变得冷峻甚至冷酷,取材于现实案件的故事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和笔记系列相比,那多的文字明显进步了。
接下去就是《骑士的献祭》《人间我来过》这两部现实罪案作品,那多的文风进一步固定。但作者风格的转变在这三部作品中也在悄悄进行。《人间我来过》就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犯罪小说,把一种佛学的观点融入进了故事,使得整部作品更像是一个长篇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