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3 05:20:08
同文堂笔庄:用心做好每一支毛笔
毛笔,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伴随着中国文化走过了几千年的岁月,在文房四宝中,毛笔居于首位。目前,国内毛笔制作技艺分布区域比较广泛,但80%以上都集中在南方,北方地区相对较少,而在潍坊,就有一家同文堂笔庄,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典型北派毛笔代表之一。
在清同治年间,昌邑郭家道口村以朱周南为代表的朱氏家族便以制作毛笔精良在坊间破有口碑。民国时期,其子朱生一继承父业,成立了“同文堂”笔庄,他制作的“猪鬃山羊毛提笔”(对联笔)、“六纯羊毫”、“净尾大狼豪”(大、中楷笔)、“金镖龟”、“锦绣章”(小楷笔),在昌邑、平度、诸城、高密一代负有盛名。第四代传承人朱凤祥和他的同文堂毛笔制作技艺,在祖训“做笔先做人”的精神指引下不断书写着同文堂毛笔新时代的篇章。
昌邑同文堂毛笔传统制作,分为:笔头、笔斗、笔杆和笔顶制作。其关键工艺为笔头制作,以黄鼠狼尾毛、山羊毛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笔头。笔杆制作主要以青竹、凤眼竹、斑竹、景泰蓝、紫檀、柯檀为原料,笔杆下端粘接笔斗,上端粘接笔顶。笔头制作完成后,将笔头胶粘在笔斗内,然后反复修笔(笔头)。最后,在笔杆中部刻上图案或文字。一支完整的毛笔制作告罄。具体制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