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有多荒诞?贵族几乎一生不洗澡,国王门外堆满粪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洲都是非常文明和发达的地方。男人彬彬有礼,女人优雅大方。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充满文艺复兴气息的水城威尼斯,以及专门供奴隶主、贵族和平民观看的古罗马竞技场,到处都彰显着欧洲的文化底蕴。但在欧洲历史上,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那就是中世纪的欧洲。
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被称为“中世纪”,这一段历史时期,被公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甚至“黑暗”的时期。而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衰落”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督教会对欧洲的统治。由于在长达12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中,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一直在加剧,所以整个欧洲社会都处于蒙昧的状态,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比如在洗澡方面,中世纪的欧洲便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在古罗马时代,无论是贵族和平民都非常爱洗澡,所以建了很多澡堂子,甚至出现了“共浴文化”。后来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认为罗马之所以衰落,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当地百姓沉迷于享受。而他们沉迷享受的典型标志,便是喜欢洗澡。所以日耳曼人占据西罗马后,便封杀了这种沐浴文化。

欧洲中世纪贵族不传之秘法,天才大脑的终极答案,都在这里了
世界上总有些天才,以其超人般的智力水准,让我们感觉那么遥不可及。
先跟着我回到2500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抒情诗人,叫西摩尼德斯,绰号叫“蜂蜜舌头”,可见他的嘴有多甜,多讨女人欢心。
因为如此会说话,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贵族的宴会,现场金碧辉煌,贵宾如流。这位诗人正吃着饭,突然听到有人在外面叫他,便离席走出大厅,出到门外,却没看见任何人,西摩尼德斯很生气,觉得自己被耍了,刚要回去继续吃。
“轰”的一声,宴会厅的屋顶塌了下来,砸死了除了他之外,现场所有的来宾。
诗人呆立在原地,一瞬间,惊讶,恐惧,庆幸,后怕……一齐冲击着他的大脑。不多时,消息传开,宾客的亲友们哭哭啼啼的来收尸,但现场一片血肉模糊,尸体都残缺不全,根本认不出谁是谁。作为唯一的幸存者,西摩尼德斯用惊人的记忆力,一个个指出席位上的人是谁,帮助那些人为死者收尸,安葬。
通过这件事,西摩尼德斯悟出了记忆术的原理,就是固定位置+想象,他也就此成为了人类记忆术的创始人。
从他开始,位置记忆法在古代欧洲开始流行,并在中世纪通过宗教思想家大阿尔伯特和托马斯、阿奎那发扬光大,发展成“记忆宫殿术”,成为了欧洲贵族之间的不传之秘法,那时候,如果在民间发现有人掌握了记忆宫殿,则会被冠以“传播巫术”之名,而烧死灭口。
而时至今日,这个方法仍旧是天才们的法宝:
8次世界记忆冠军多米尼克.奥布莱恩,他能记住54张桌子上的所有牌(2808张)的顺序,而每张牌只看一次。
能说超过20种语言的美国天才Tim Doner 也曾在TED演讲中透露,他背单词就是使用记忆宫殿。
大家耳熟能详的《最强大脑》中的大神们,比如王峰,西蒙,也都在节目中承认,他们使用记忆宫殿。
乃至于英剧中神探福尔摩斯,都极度推崇这种方法。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如此神奇的方法,到底怎么做。
很有趣的现象,你买个豆浆机,恨不得附带8种语言的说明书,但对每个人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大脑,却没有说明书。
其实大脑有其特定的记忆规则,简单说,大脑不喜欢枯燥抽象的事物,而喜欢具体的,丰富的,有节奏,有色彩,最好是夸张的事物。大概十年前,中国大陆有过一阵“全脑训练”的风潮,说的就是这个角度。
举个栗子,比如英联邦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这几种“兰”,很容易把人绕晕,如果从地理、历史、民族性等等分析,就非常抽象而不容易记忆,但如果我这样跟你说:
英格兰人擅长黑暗料理,会往血肠里面塞糯米做成“黑布丁”;苏格兰人爱穿格子裙,包括男人,尤其是肥胖中年男人;威尔士人多是憨厚耿直的农民伯伯;而爱尔兰人则无比喜欢戴绿帽子……
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这是记忆法的基本规则。然后是记忆宫殿的具体五步法:
挑选王宫:在你内心的领土中,想象出一个宫殿,这个地方可以是真实的场景,比如你的家,也可以是你心仪的建筑,比如卢浮宫,甚至可以是游戏或小说中的场景,或者你完全凭空想象出的地方,都可以,选择的唯一标准是——你要足够熟悉,熟悉随时闭上眼睛,就能回忆出每个细节。
规划路线:在你选定的这个地方,规划一条固定的路线,比如,你走过长长的门廊,进入大厅,再沿着旋转的楼梯上去,到二楼的露台……这个路线一定是固定的,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在哪里驻足,都要在头脑中模拟之后,固定下来。
确定标的:在固定的路线中,选出一些最显眼的事物,作为标记点,比如在你的记忆宫殿中,一进门是左右两个武士盔甲,大厅有华丽的吊灯,左手边有一架硕大的管风琴,右边墙上挂着一只狮子头和族徽……把这些牢牢记住。
联想挂钩:这时,把要记忆的物品,跟上一条确定的标的物进行联想,这种联想越夸张越好,加入越多色彩,声音,味道,动态就越好。
故地重游:反复按照你之前规划的路线,来参观你的记忆宫殿,回忆挂钩的联想,每经过一个标的物,与之相关的联想就会浮现,直至深深的刻在头脑中。
以上,就是起源于古希腊,流传了2500多年,一度只作为贵族间的秘密,创造了无数天才事迹的,方法了。
我在17年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记忆法,但我其实并不主张刻意强化记忆。
时代变了,我初中时候,大家还在用BB机,那时有个学霸同学,可以背诵全部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当时小伙伴们都崇拜不已,但时至今日,如果还有人流利的背诵电话号码,则会显得像个傻蛋。
我们的大脑是用来思维和创造的,而不是用来记忆。把CPU当硬盘用,可惜了。
但我还是无比推崇记忆宫殿,因为这个方法,背后隐藏着更大的财富所在,远非帮助人们记忆那么简单。
试想一下,在内心世界,拥有一座城堡,有一个清晰华丽宫殿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
极强的专注力,强大的空间想象力,无比的自信,复杂的思维能力
拥有内心的领土,所带来的,掌控感,荣誉感,踏实,独立,高贵,克制,源源不断的内心力量。
这正是《与天为徒.筑心篇》的核心思想,建立内心的城池,内心的国度,甚至内心的宇宙。只有内心足够丰富之后,人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来抵御外部世界的冲击,乃至拥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强大的内心力量。
搭建内心世界,这才是记忆宫殿最深刻的意义所在啊,而人们却只用它来加强记忆力,实在是太可惜了。
就拿福尔摩斯举例子,对于这个具有致命毒舌,神经质,无敌推理能力以及情商没救的怪咖来说,他的记忆宫殿中,不只储存着各色各样的人和千丝万缕的线索,更是他逃离乏味的现实世界,放松冥想和锤炼想象力的唯一场所,那是他的心灵归宿啊。
所以,即便现今时代根本不需要我们再记忆任何东西,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搭建,和对思维的磨练,却是任何时代卓越的人所必须的,换句话说,那些事你记不记得住本身并不重要,那些“记忆”,只是建筑材料而已,一砖一瓦的,用来搭建,专属于你的内心国度,然后,你就有一个无比坚实的内心城堡,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了。
模仿一下卷福的语气:你们都出去,我要开启,我的记忆宫殿了。
贵妇在裙子里上厕所,敌人爬“屎墙”攻城,中世纪的欧洲有多臭?
在西方电影中,中世纪的欧洲总是那么的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然而文学作品总是高于生活的,它只让我们看到了华丽的宫廷服饰、典雅的西式城堡以及高大俊美的骑士,却没有告诉我们中
中世纪的贵族妇女会在裙子里上厕所,高大的城墙下面全是各种排泄物,如果置身于中世纪的欧洲,我们首先感受到的不是艺术与岁月的冲击,而是扑面而来的臭气。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的服饰以拖地长袍为主,样式单调,平民为了干活方便衣物的长度会稍短一些,而贵族为了显示出自身的高贵,会在身上叠加各种宽大的饰带用于点缀,这也是我们在大部分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中世纪欧洲贵族的形象。
在长袍这一款式基础上,欧洲人发明出了各式的蓬蓬裙。通过在华丽的长裙里加上裙撑或裙环,可以使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蓬松的感觉。
这类服饰一般是贵族参加宴会或舞会时的专用服饰,夸张的视觉效果更加吸睛,蓬松的下摆也显得女性整体的腰身更加纤细。
大部分贵族女性为了让自己的腰身看起来更纤细一些还会在里面加一层束腰,穿着这一身前往舞会固然可以起到眼前一亮的效果,但也带来了许多麻烦。
就很不方便。蓬蓬裙虽然华丽但实在难穿,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她们一般不会在参加舞会时上厕所,若实在难以忍受也只能将便桶放置在裙摆下方就这样解决。
而且欧洲的贵族特别爱喷香水,香水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让自己增添魅力的小道具,而是掩盖臭味的必需品。
欧洲的贵族很少洗头洗澡,关于这一点,有两个传言,一说欧洲人大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有过一种说法认为身体越脏越接近上帝,因此,很多贵族会刻意避免洗头洗澡。
还有一种说法是14世纪中期时,欧洲爆发,那时有传言人在洗澡时会使身体的毛孔打开,这样病毒就会更容易侵入身体,而身上有泥垢的人反而会因为毛孔被堵住不容易被传染。为了保命,欧洲人宁愿忍受身体的肮脏,也不洗头洗澡。
不洗头不洗澡身上自然会散发臭味,为了掩盖这种臭味,贵族们只好往身上拼命的喷香水。
时期的生活习惯,在街道卫生管理上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中世纪的欧洲,大部分家庭会使用便盆当做厕所,而这些
在某些狭窄的街道,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被从天而降的屎尿淋到,这对于那些欧洲人来说已经是常态了。我们在少量的反映中世纪欧洲生活片段的电影中可以看到这个情节。
这些屎尿在城市街道里堆积,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清理,所以欧洲的街道都是臭气熏天的。据说高跟鞋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防止踩到路上的粪便。
因为长期的屎尿的倾倒,总有一些会来不及清理,所以在很多房屋的边缘都会堆上厚厚的一层粪便。
而那些被清理掉的粪便需要堆放到统一的位置,一般在城市的边缘,而城市边缘往往是厚厚的、高大的城墙。因此,在一些攻城战中,敌人往往需要踩着“屎墙”爬上去。
这种随意倾倒屎尿的现象一直持续到整个中世纪,虽然偶尔政府也会想要管一管,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中世纪的欧洲,除了街道和墙角边堆满了屎和尿,还有一个地方也充满了屎和尿,那就是
我们今天看到的欧洲的城堡,无论是外观上还是内里都很典雅华丽、明亮大气,但在中世纪的欧洲,很多城堡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并不相同。
最大的区别就是,中世纪的欧洲,大部分城堡外面都堆满了各种垃圾和粪便。
能住进城堡的人自然与普通的平民不同,城堡内是有专门的厕所供这些贵族使用的,一般来说,厕所会修建在城堡内比较高的地方,便池下方便是长长的输送排泄物的管道。
这些管道连接在城堡的周边,定期会有专门的清洁人员来处理,但即便如此也难免出现排泄物堆积的情况,只是相较于充满恶臭味的街道要好很多。
欧洲令人堪忧的卫生状况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得到改善,十九世纪后半叶,由于各种传染类疾病的出现,像鼠疫、霍乱等,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大量死亡的人口让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有效的行动进行制止,这也是第一次卫生革命诞生的背景。
在这次革命中,大量抑制传染病的疫苗研制成功,除此以外,人们还有了消毒意识,街道也不再向以往那样充满恶臭味。
为了解决城市居民排泄物对方问题,工程师们开始研究修建各类卫生设施,包括下水道和城市排水系统。
其中,法国巴黎在十九世纪中叶的经验最为成功,巴黎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和技术,在当时很好地解决了污水和排泄物排放问题,其他欧洲国家见此纷纷模仿。
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精进,欧洲国家开始采用更加卫生、环保的设计方案和材料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完善。
一直到今天,虽然欧洲城市的人口已经远超中世纪,但是当年屎尿堆积的场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只不过穿高跟鞋的习惯依旧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如今人们爱穿高跟鞋只是为了追求时尚,与当年已经完全不同。
中世纪的欧洲如此脏乱差,这与他们缺乏医疗、卫生和科学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必然伴随着相应知识水平和科技的提升,我们如今能享受到如此多的便利,也是因为前人的不断探索,所以更需要珍惜。
相关资讯
聊欧洲:看中世纪欧洲的狩猎与猎人文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谢!欧洲中世纪时期,狩猎是一项广泛而重要的活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还成为了一种贵......
下篇:欧洲国家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