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仙话:道家世界之天界三十六重天的演化
道家关于世界的产生演化说法很多,有太上老君开天辟地说,也有其他的世界产生说法,其中有一种世界自然演化的说法。世界的最初起自“无”,这里的“无”与“道”有关,然后在无中生出了“妙一”。之后“妙一”化为“三元”,“三元”变成“三气” ,“三气”变成“三才”,“三才”是化生万物的基础。
三元包括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三气分别是玄气、元气、始气。始气是青色的,在清微天;元气是黄色的,在禹余天;玄气是白色的,在大赤天。从玄气、元气、始气变生出阴、阳、和。又从阴、阳、和化生出天、地、人三才。
所以天、地、人都是大道演化出来的,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个完整的世界都包括天、地、人三才,没有演化出人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稳定的。所以道家才会说“万物之中,唯人最贵”,人有无限的可能性,神仙也是人的提升,人可以成为神仙。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的天界从玄都玉京往下,一共有三十六重天。其中二十八重天是在三界之内的,八重天是在三界之外的。三界内的诸天又可以划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的天人有欲望有物质肉身,色界无欲望有物质肉身,无色界无欲望无物质肉身。
最下面的六重天为欲界,接着上面的十八重天为色界,再接着上面的四重天为无色界,三界一共有二十八重天。所以一般仙侠小说中所说的“超出三界外”并不是说天界、人界和冥界,而是天人的世界,与人界和冥界没有什么关系。
上面所说的天人三界都是难以形容的胜境,从欲界天向上 天人寿命都非常漫长,这些世界都是黄金铺地,白玉为阶,珠玉珍宝,自然而有。虽然天人三界中的天人非常欢乐,但这三界的天人并不能逃脱生死之苦。
紧挨着三界向上的四重天叫作种民天,也叫作圣弟子天,还可以叫作四梵天。这四重天中的天人们已经了断生死,实现了长生不死,能够毁灭世界的三灾也到达不了种民天,所以修仙者想要逃离生死轮回,最起码要升到种民天。
紧挨着种民天向上的四重天为三清境,即是道家三清所在的三清天,从下到上分别是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三清境每一重天都有左、右、中三宫,宫中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共有三九二十七种仙圣。
其中九仙包括: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九真、九圣的称号也是按照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这样的次序命名的。最上一重天叫作大罗天,在玄都玉京之上。大罗天中有紫微金阙,七宝骞树,麒麟、师子等,三世天尊的治所也在其内。
总之道家的天界包括三界二十八重天,种民四重天,三清境,和最上面的大罗天,一共三十六重天,这三十六重天全部由三代天尊统领。三代天尊为过去元始天尊、现在太上玉皇天尊和未来金阙玉晨天尊,其中太上玉皇天尊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封神与西游中的三界和道家三十六天及释家二十八天
“三界”是仙侠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无论道门还是释门都有“三界”的概念。在仙侠文中三界一般指的是天界、人界和冥界,这也符合我们的直觉感受。天界、人界和冥界的划分不仅存在于众多的仙侠文中,也存在于西方的神话中。希腊神话中就把众神居住的高山之上作为天界,然后是最重要的人界,最后就是存在于地下的幽暗的冥界。希伯来神话中的冥界就是地狱,其他两界也是天界和人界。所以三界的概念普遍存在于东西方的神话故事中。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也有天界人界和冥界的三界之说,但作为逻辑性更强的道家和释家对三界的设定要比民间神话传说复杂得多。
西游记中第一次出现“三界”这个词是在第二回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归来后,发现他的水帘洞的同族被外来的妖怪欺负了,于是根据同族的指引来到了对手的老巢,而那个洞府被称为“三界坎源山”。这座山倒是来头不小,自称是三界之水的源头。后面也多次提到“三界”之名,一般都是神仙们吹嘘时提到的,比如孙悟空对前来勾自己灵魂的鬼差说:
这是孙悟空对自己修行功法的自信,认为自己已经超凡入圣,早已摆脱轮回,鬼差前来找自己就是来找不自在的。所以孙悟空才敢大闹幽冥界,否则他早就慌了。如来在与西方灵山众圣召集的法会上说:
这是如来对自己法力的自信,他以强大的法力可以瞬时观遍三界,了解三界的点点滴滴,这里的三界一定是包括人界和六道轮回的每一道的。这也是给灵山众人以信心。封神演义中也在封神时出现了“三界”的字眼,元始天尊在敕书中写道:
封神中在前面的战斗中从来没有提过“三界”这个词,到了封神的时候才提到“三界”,可见这次封神的重要性。这些被封的神掌管着三界的方方面面,三界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他们的尽职尽责,这里的三界也是包括人界和六道轮回每一道的。但西游和封神中的三界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天界人界和冥界吗?答案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道家经籍纷杂,对于三界的说法不一,有天地人三界的说法,也有天地水三界的说法,也有天界人界和冥界的说法,但最普遍的还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说法。这里的三界不包括人间界和幽冥界,只是天界的划分。
欲界包含六重天,即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典籍中说欲界“寿命万岁。人在世生,不犯身业杀盗邪淫之罪,来生即登此天之中”,欲界也算是一个好去处,不是普通人就能进入的。
色界包含十八重天,依次是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典籍中说色界“其天人寿亿万岁。若一生之中不犯身业贪嗔之罪,得生此天”,如果说欲界难入,那色界就更难进入了,修行水平要相当高才能进入了。
无色界包含四天,即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典籍中说:“其中人寿命亿劫岁。若人一生之中不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当来过往,得居此天。其中善男子、善女人,功行满足,堪上四天者,王母迎之,登上四天”,能够进入无色界的人,王母会亲自来迎接,可见进入无色界的困难。
上述就是道家所说的三界了,一般所说的超出三界外,指的就是上述三界了。那么“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后,又应该在哪里活动呢?道家安排了另外几重天给那些超出三界的人活动,分别是种民天、三清境和大罗天。种民天有四天,分别是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三清境有三天,分别是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罗天。这些三界外的特点是“三灾所不及”,即没有了灾劫,可以说是真正的长生不老了。所以修仙者们才盼望着能够修成大罗神仙,实现长生的愿望。道家的三界包括二十八重天,再加上另外八重天,一共有三十六重天。
释家的三界与道家一样也是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共包括二十八重天。我们只能说道家与释家“英雄所见略同”,它们想到了一起。至于说雷同的嫌疑,我们不在这里分辨。历史上都没有辩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也不想白费力气。下面简单地说一下释家的二十八重天。
欲界六重天,分别是四天王天,忉利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十八重天,其中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第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第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此四天是凡夫;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从无想天以后五天是阿那含人)。
无色界四重天,分别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释家经文众多,三界所包含的天数也有差别,但基本上不会超出上述的二十八天。对于释家来说,超出三界外就是跳出六道轮回了,而能跳出六道轮回的只能是佛,菩萨,阿罗汉和修外道有成的辟支佛了,他们合称四圣道。
上面说了道家和释家的三界,大家可能发现他们都没有包括人界和冥界,以及民间常说的六道轮回的其他空间。这是因为孙悟空他们的目的是要跳出三界,永世不灭,很显然人界、冥界和六道其他空间是做不到的。对于释家来说三界所包含的二十八重天虽然已经接近长生了,但并没有获得跳出轮回的终极解脱,只有四圣道才是真正摆脱了轮回。而对于道家来说,在释家二十八重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八重天,这八重天应该算是摆脱轮回了,比释家多了一些选择。
天地间共有六界,玉帝只是三界之主,另外三界是谁掌管?来头不小
如果对仙侠小说或者电视剧感兴趣的读者大概都知道,仙侠很多的架构都是以六界为主题的,而其中玉皇大帝可以说是天庭的最高统治者了,玉皇大帝是人界仙界冥界的主人。《西游记》里面的他却给了我们一种他很草包的感觉。
实际上玉皇大帝是一个道行非常深的大神,这才能做三界之主,那么其他三界是什么样子,又是谁在进行统治呢?
六界的说法起源于道家的学说,道教认为古今天下,没有不死的肉身,但是会有永恒的法身,所以万物都需要在六界之中进行五道轮回。
六界总共分为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六个地方,除去玉皇大帝掌管的人界仙界冥界还有神界、妖界和魔界。
神界是最为虚无缥缈的一界,“增城九重,其高几里?”远古人始终相信,天地一共有三十六重,其中地为九重,天有二十七重,神界的总管是天地,他和神界的神灵在填上居住和劳作,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就是在最上层,叫做天宫。
在这里,并没有证据证明天帝就是玉皇大帝,他只不过是神界领袖的一个泛指,没有详细的姓名。传说凡人想进入神界,必须要到一个叫做增城的地方,去闯九重莲花塔。
妖界很多都是花草树木,或者是地上走兽,天上的飞禽修炼成妖精进入妖界,由于他们对于人本身的尊崇,所以很多修炼得道之后都花生成人。
按照道家学说,很多妖在修炼之后都经不住魔界的诱惑而堕落危害人间。妖人模仿和学习道术,同时保持着动物本能弱肉强食的观念,在妖界修炼圆满的妖能够羽化飞升到更高的地方。妖界的主人相传是女娲。
古典相传,当时鸿钧老祖一共收了四个人当徒弟,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按排行来划分,女娲就管理妖界,拥有山河社稷图、招妖幡等神器用来震慑妖界。同时在不少典籍里面,女娲也是人面蛇身的形象,但是她本身并不是妖,是上古时代的正神。
而魔界是最混乱毫无秩序的地方,这里的生灵不服礼法,不讲究秩序,只是一个单纯的弱肉强食的野蛮社会,这里也没有所谓的头目,在六界当中,只有魔界不受控制。因此也就没有实际的统治者。
道家建立的六界体系实际上是古人还想出来的产物,此外的仙界是神界下属的产物,要晚诞生于神界,在《山海经》《西山经》中就有体现。
而人界是神灵最初的一界,不少神灵的后代在这里定居,比起天上纯正的神灵,人不再具备真正的神的力量,故而寿命要比神灵短很多,但是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依然有机会飞升到神界和仙界,取得更大的道果。
道教建立的学说虽然十分的鱼龙混杂,但是反应了我国古代古人的十分精妙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