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知道是哪三界吗?

更新时间: 2025-07-09 13:46:25

阅读人数: 456

本文主题: 仙侠三界是哪三界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句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并脍炙人口的诗偈,相信很多人都在《西游记》或者《封神榜》等各种神话小说中听说过。但对这句话涵义的理解,可能除了朦朦胧胧地感觉属于超脱生死的境界外,并没有太多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其实这句话并非纯粹佛教的观点,而是民间糅杂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后,所产生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虽然三界是佛教术语,但五行理论属于道教思想。

三界,是佛陀的世界观。佛教认为,在宇宙中,以性质分类,存在两种世界——凡界和圣界。圣界是指罗汉、佛陀等超世的世界,而凡界就是指三界的芸芸凡夫。

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目前人类的认识能力,对宇宙、生命的了解,可以用沧海一粟来形容。我们甚至无法承认人类感官所认识不到的事物,当人们发现越来越多不能解释的现象时,才刚刚开始怀疑地球之外是否真的没有生命,怀疑是否人类真的是宇宙中最高级的生命。佛教认为,只有佛陀的遍知智慧才能与所知的知识完全覆盖,这是因为佛陀彻底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等一切负面心绪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佛陀的智慧观察下,所呈现出来的凡夫世界就是三界。

欲界:具有以性爱、贪欲为主要欲望的众生,就属于欲界。

色界:没有性爱、忿怒但仍有物质性身体的众生,属于色界。

无色界:不但没有性爱等欲望,甚至连物质性的身体也不存在,只有纯粹的精神,属于无色界。色界、无色界的“色”是佛教术语,并非色相的意思,而是指物质的别称。

可以说,三界几乎全部涵括了宇宙普通生命的生存形式及状态。

在佛教中,根据阐释重点不同,三界有多种划分法。从生命的高低层次划分,三界可以分为九地(九类),分别是:

主要是欲界的生命,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及欲界天。由于这五趣的生命都没有脱离以性欲为主的各种欲望,而混杂居住在欲界,所以被称为五趣杂居地。

是指色界的初禅天。据说修持禅定达到一定的层次后,由于身体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会产生一种欲界生命所无法体会的快乐感受。这种快乐感受远远超过了欲界的所有快乐,所以被称为离生喜乐地。

是指色界二禅天。当禅定进一步深化,达到二禅的境界,会从禅定中产生更为快乐的感受,所以被称为定生喜乐地。

是指色界三禅天。住于三禅的生命,由于禅定更加稳固,所以二禅以下相对较粗的喜的感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微细的、难以言表的快乐。所以被称为离喜妙乐地。

是指四禅天。当达到四禅的时候,连最微细的乐感也渐渐隐褪,内心无比的安稳、清净。由于即使是世界末日的火灾、水灾和风灾都难以破坏,所以四禅被认为是最稳固安定的禅定状态。

是指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天。色界的生命由于还有物质性的身体,所以在无色界生命看来还是累赘,通过修持更高层次的禅定,把身体也空掉了,所以被称为空无边处地。

是指无色界识无边处天。当禅定深化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只剩下精神。

是指无色界无所有处天。这里的生命试图将精神——识也空掉,空无所有,所以被称为无所有处地。

是指无色界最高层次,也叫有顶天,意思是三界的最顶端,是依靠佛法以外的世间禅定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位居于此的生命,连意识也非常微弱,似有似无,所以被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地。

从轮回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五趣或六道,分别是:

:生存状态最恶劣的生命,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各种痛苦的煎熬。

:略好于地狱,但也长期经受着没有饮食的各种痛苦。

相对于地狱和饿鬼来说,算是境况较好的恶趣,也是人类承认存在,可以目睹耳闻的恶趣。这三个地方被佛教称为三恶趣,是生命最苦的地方。

主要是指我们人类,但佛教所指的人趣并不局限于地球上的人类,因为还承认其它星球也存在人类,这点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会具体述及。

:这里的天趣包括了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的所有天界。从三界总体来说,天界的生命状态最为优越。

六道是指在五趣的基础上,加上修罗道。阿修罗是指生性好斗的众生,因此有时候佛经会把他们分化到五趣中而省略不说,但有时候会为了突出教育重点而独列一道。五趣和六道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三界还有另外一种分法,就是以人为中心,上面是天界,下面是龙界,中间的是人界。这三界在佛教内部也叫三地,并不是三界的传统含义。

前面提到的,无论是五趣还是六道的众生,都是三界内的生命。那么,是否在三界中的所有生命都是三界内的众生呢?读者需要注意地是,事实并非如此。

佛教认为,只有那些随着无明烦恼及业,而被动轮回转生于三界中的生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界有情。以特殊智慧破除了无明,不因烦恼和业,仅因无尽的菩提爱心而自愿投生在三界中的佛菩萨等生命,并不属于三界内轮回的众生。他们受慈悲爱心的催动,背负着救助三界众生的崇高责任,而无数次转世在三界内,以各种身份和形式,默默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和承诺。

如果把牢狱比喻为三界,那么三界众生是指狱中那些因犯罪而入狱的人,狱中的警察等工作人员及教育者,并不属于牢狱的人。清晰了解了这点,便不会混淆系属三界内外的差别。

三界六道犹如一个完全封闭的轮盘,所有受无明及善恶行为支配的凡夫俗子,无始无终地轮回于中。佛经中说:“高者必定堕落,有聚定有分离,有生就有死亡,形成必定坏灭。”这朴素的物极必反的规律,正是三界状况真实的写照。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知道是哪三界吗?

三界六道指的哪三界哪六道?三界又分为多少层天?

三界迷苦如大海一般无边际,所以也称苦界、苦海、佛教中指的是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或者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而在萨满教术语中指的是宇宙上、中、下三界。道家常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的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是一切有情动物生死轮回的世界,也是果报处。三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自地狱起至他化自在他,善恶参差、男女杂居,多诸染欲。色界:从初禅天至四禅天,无有女形,亦无欲染,宫殿高大,皆由净色化身。无色界:从空无边处天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但具有四心而却无色质。

三界分为九地、二十八天、六道。

共有“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陀天”、“须夜摩天”、“忉利天”、“四天王天”六天。

色界:为“舍念清净地”、“离喜妙乐地”、“定生喜乐地”、“离生喜乐地”。

舍念清净地共有“色究竟天”、“善现天”、“善见天”、“无热天”、“无烦天”、“无想天”、“广果天”、“福生天”、“无云天”。

离喜妙乐地共有“遍净天”、“无量净天”、“少净天”。

定生喜乐地共有“光音天”、“无量光天”、“少光天”。

离生喜乐地共有“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

无色界:为“非想非非想处地”、“无所有处地”、“识无边处地”、“空无边处地”。

非想非非想处地为“非想非非想处天”。

六道则为: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三界六道九地二十八天的关系如下:

《西游记》中,“三界”指哪三界?三界之外又是什么地方?

读名著,解经典。今天和读者朋友们一起讨论《西游记》中的世界,在书中明确的提出了一个“三界”的概念,三界是指哪三界呢?三界之外又是什么地方呢?

孙悟空修道,最初目的是什么?就是怕死,想长生不老。要如何才能不死?只有三种存在可以做到:佛、仙、神圣。孙悟空在菩提老祖座下修成大道后,就超越了生死。当时灵魂被拘到幽冥地府中,他明确的说:

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

如此看来,三界之外,一定是存在的。虽然书中的所有故事,都是在三界之内展开,但三界之外,必然还有另外的世界。

西游中的三界,具体就是指的神仙住的天界、凡俗生活的下界、死后灵魂的归宿幽冥界。孙悟空说他超升三界之外,其实他并没有离开过三界,实际上他是在吹牛。

西游中的世界,是怎么来的呢?这一点书中开篇有明确指出,是盘古开辟的,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都是默认的。盘古一斧头下去,划开了混沌,清气上升为天,尘沙凝聚为地,分了天地,天界和下界就慢慢形成,还有个幽冥界是怎么来的?书中没有提示,不做妄自猜测。

天界三十三层天,住着各种各样的神仙。而下界则是由四大部洲,以及无边无际的大海组成。其实这个下界,和我们目前的地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和吴承恩当年写书时,对世界的认识有关系,那时候,作者的世界观就是天圆地方,所有的生灵,都生活在下界。

随着天文科学的发展,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所生存的宇宙,实际上是星空世界,由无边无际的宇宙星空,无数的星球组成。到目前为止,宇宙的边缘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有另外的宇宙存在。另外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就必须要和我们目前所认识的宇宙一样吗?

也许,有一个宇宙,正和西游中所描述的三界宇宙一样呢!

自古以来,就有大千世界的说法,完全不同的生命,在各自的世界独立生存。想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不是一般的生命可做到的。一个世界,包括了他自己完整的循环系统,比如三界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盘古在混沌中开天,这个混沌,我们可以认为是三界外面的未知地带,而大神盘古,就是混沌中的一个超级生命,是他一手缔造了三界的世界。

三界中最厉害的几个神仙,比如女娲、三清、佛祖,都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但是他们真的超脱了三界吗?也没有,都是在三界这个小世界内称王称霸而已,顶多是在天界和星空中活动。所以要做到孙悟空说的,超升三界之外,这无疑是大追求,这要破开三界的膜壁,闯入混沌中。

但是这些神仙,在混沌中能生存下去吗?估计要达到盘古的层次才可以。读者朋友们是怎么认识西游中的三界呢?欢迎评论。

标签: 西游记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