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炼金术与炼丹术

更新时间: 2025-07-12 14:18:37

阅读人数: 847

本文主题: 关于西方炼金术

从古至今,中国的炼丹术与西方的炼金术备受争议。但是二者却都是真实的。

首先说明中国的炼丹术。炼丹术随着后来的道教的发展而兴起,最早的道家倡导存在的终极原因,和西方早期哲学相似。遵照道家的说法——修身之人可以长寿。很多皇帝都在苦苦寻求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以求安逸,这正迎合了道家的说法,因此炼丹就成为了道教的目的之一(道教与道家不一样。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其实没有这样的长生不老之药,但是丹却是真的。炼丹术并非不科学,只是不是自然科学罢了,许多人士所用科学方法配置的药经过服用,真的有所价值,大家都说自己这是神仙妙药,可以治百病,长生不死,和还丹成仙同样,也是误导,不过是一剂药罢了。

中国最著名的炼丹家是道士葛洪,他主要从事于制造真丹,把真丹和金子一起服用,身体可以保持不朽;植物燃烧后变成灰烬,但丹砂受热产生水银,如果在进一步加热,又可以重新变成辰砂。葛洪说,如果把丹放在热火上,“须臾成黄金;金成者,药成也”。

下来我们说说西方的炼金术,其实和炼丹术一样,并非自然科学,而是通过一些人为的手段进行提炼。比如现在的浪里淘金,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炼金术也是如此。目的是将贱金属变为贵金属。

炼金术有专业的人来操控,被称之为炼金术师,炼金术士相信,“炼金术”的精馏和提纯贱金属,是一道经由死亡、复活而完善的过程,象征了从事炼金的人的灵魂由死亡、复活而完善,炼金术能使他获得享福的生活、高超的智慧、高尚的道德,改变他的精神面貌,最终达到与造物主沟通(查阅)。化学简史中表示炼金术士是艺术和文艺中爱用的形象,因此,与其说炼金术是一项技术,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将一些贱金属雕琢加工,使它成为一个价值昂贵的贵金属,这不就像一幅作品反复斟酌后查缺补漏后发表,价值连城吗?这种方式就被称为炼金术。

对炼金术来说,西方还是备受争议的,阿尔贝图斯认为炼金术是伪科学,罗吉尔培根相信炼金术。阿尔贝图斯称炼金术为天才与火的卑下的结合,他引用阿维森纳真正著作的名言——种是不能改变的,和《论灵魂》中“蜕变是可能的”相冲突,在两种矛盾下,他认为炼金术是假的。

我认为,炼金术本身就是现在的冶炼金属,冶炼的成果及过程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喜爱,也才此,化学才在这个世界中流行。

炼金术与炼丹术

只能沦为副将之选!

炼金术士无疑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角色。在人类探索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追求长生和财富一直是最基本且朴素的愿望。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追求长生不老不同,西方的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他们最初是从“炼金”的角度出发,而追求所谓的“永生”的。在《》中,“炼金术士”也是作为塔楼族战士英雄的职业而隆重登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英雄职业:炼金术士!

在传奇的历史背景下,炼金术师和死亡骑士成为了唯一两个出生时就拥有魔法书的高级战士职业。这不仅节省了500金币的初期开支,还能更快地进入魔法圣殿,或者在第一周的野外开荒中为麾下的部队提供支持,这对早期发展毫无疑问是有利的。

从职业属性来看,炼金术士“1122”的初始属性比地狱族异教徒的“1121”多出一点知识,基本上是法师的初始模板。而且属性成长在整个游戏中也仅有的“水桶身材”,攻防属性的60%概率在战士系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根本无法展现英雄在前期扫野时的气势。如果与法系英雄职业相比,属性成长甚至连都不如,这种尴尬的定位让人难以对它产生好感。

再来看初始技能,炼金术师的种族选择仅限于人类和神怪,同样是很令人纠结的。人类英雄必须绑定“神秘术”,而神怪英雄则初始必带“学术”,这把玩家都要逼出强迫症了。换句话说,玩家只能在神秘术和学术之间做出选择,导致没有一个完全理想的职业选择。

然而,实际上,炼金术士的技能树并没有那么糟糕。只是炼金术士的“职业技能”:10%概率会学到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用的技能,给玩家只有纯纯的负面体验。此外,炼金术士的后勤学、箭术、进攻和战术这类技能学习的概率都很低,虽然在战士系职业中学到神秘术的概率最高,但整体上依靠这些鸡肋技能,想要让炼金术士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还是极其困难的!

由于神秘术和学术两类技能绑定的影响,炼金术士中的顶尖将领并不多,只有特洛萨在战术和弩车方面表现尚可,算得上是开荒时很给力的英雄了。而被称为三大防御特中最弱的妮拉,虽然理论上可以具备钢板防御的能力,但由于防御力成长不足且与塔楼的战术体系不兼容,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空间。

炼金术士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他们当副将的能力上,无论是拥有强大“中级学术”技能的塞恩,还是能自制水银的瑞萨,又或是唯一的战士兼智力型英雄的罗娜,甚至是被广泛吐槽的蝙蝠侠匹克杰姆,都能为玩家有效提供大量的部队,还能充当侦察兵来用!

此外,炼金术士中超过一半的英雄都掌握了魔法神箭这一强力技能,结合浓厚的学术环境,几乎每个人都能娴熟地使用这一魔法,这使得他们做副将的位置更加地不可撼动。而剩下的攻击加速和护体神盾则是主将必备的基础法术,可以说,炼金术士这一职业还是特别适合作为副将的。

是哲学、化学,还是艺术?炼金术卷轴上的幻想图像

近代以前的欧洲,炼金术是一门变化的科学。中世纪的炼金士寻求灵丹妙药,以应对公共卫生危机(黑死病);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和白银,以解决贵金属短缺的问题,还试图修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穿越黑暗之镜:炼金术和雷普利卷轴 1400-1700”,展示欧洲炼金术士如何在希腊-埃及时期、伊斯兰世界和中世纪晚期的基础上建立炼金术的黄金时代。炼金术的图解亦可以作为实用艺术和古老的哲学传统展示。

《雷普利卷轴》的设计者应该熟悉各类插图卷轴的阅读方式,他沿用了以埃及纸莎草卷轴为代表的古代书籍结构,强调插图和文本的连续性。“制作者用寓言性的语言和模糊的意象来掩盖炼金术的秘密,这种晦涩、奇幻的意象在《雷普利卷轴》中达到了顶峰。”展览策展人、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副教授詹妮弗·兰普林说(Jennifer Rampling)。展览名“穿越黑暗之镜”(来自《新约》), 强调了透过表层更深入地研究炼金术的重要性;同时,人们必须通过其历史实践和寓言意象折射炼金术本身。

大众想象中,炼金术常常与庸医、欺诈联系。“假炼金术士”甚至作为一种比喻出现在早期讽刺文本中,尽管很少有证据直接表明炼金术士蓄意欺诈。事实上,炼金术士经常在他们自己的著作中使用这个比喻,希望在博学的“哲学家”和无法破译炼金术文本秘密语言的愚人之间划清界限。塞巴斯蒂安·布兰特(Sebastian Brant,1458-1521)的讽刺作品《愚人船》(Narrenschiff,1494年)中,一幅木刻版画涉及了布兰特关于欺诈的描述,他将戴小丑帽的炼金术士(左)与一位奸猾的酒商(右)并列,攻击了兜售无用知识的假炼金术士。

塞巴斯蒂安·布兰特,《愚人船》内页

尽管西方的炼金术可追溯到希腊化时期,但直至12世纪的欧洲仍然是一种新事物,其文本主要来自阿拉伯文本的拉丁语翻译,从业者为了确立声望,将其定位为学问,而非手工艺。 为此他们在历史中寻找权威,从希腊-埃及时代的圣人赫尔墨斯(Hermes Trismegistus,希腊神,拥有长着羽翼的凉鞋、魔杖、催眠笛等宝物,炼金术师常贴赫尔墨斯封条在他们的原料上,表示机密不可外泄)到《圣经》人物,炼金术作为隐秘的知识,以师徒相承的方式延续着。赫尔墨斯也被认为是《炼金术大全》(又名《赫尔墨斯总集》,Hermetic Corpus)的作者,虽然《炼金术大全》实际上是在二、三世纪创作,但赫尔墨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摩西的同时代人,这个误会赋予了所谓的赫尔墨斯著作更大的声望。其第一章《人类的牧人》(Pimander),便以师徒对话的形式呈现。

1505年,巴黎出版的《人类的牧人》中的一页。

假方济各(Franciscus Epimetheu)之名,《哲学之家》,1582年(巴塞尔)

佚名,《玛丽亚对话Aros》,18世纪,法国

拉丁圣经,英格兰,约1260-1270

炼金术书籍的作者经常将成功归功于上帝的恩典或启示。在宗教图像学中,这种智慧可能从天而降,被人类抄录成卷。在13世纪《圣经》的一页中,发光的大写字母显示使徒保罗端着卷轴坐着,代表他给哥林多人的书信。作为一门实用的艺术,炼金术需要烧瓶、熔炉等工具,以及管理复杂化学实验的技术。《雷普利卷轴》以一个名为“鹈鹕”的玻璃烧瓶展示实践,烧瓶中绘有蟾蜍溶解成类似血液的液滴。之所以名为“鹈鹕”,是因为鹈鹕用长喙刺穿自己的胸口,以血哺育后代,这让人想到了宗教的牺牲。

现代复制版,双鹈鹕烧瓶(“gemissaries”),1981

假雷蒙·卢勒之名(14 世纪),炼金术图纸(Codicillus),约 1450-1500 年(意大利北部或德国)

《雷普利卷轴》第二卷讲述了“贤者之石” (点金石,西方炼金术传说道具)的制造过程。贤者之石的神力被炼金术师们描绘得神乎其神,在《炼金术博物馆》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将点金石称为贤者之石,这是最古老、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是上天的降福,也是道德和神的力量,但对无知者则是隐秘的。”在炼金术士们的描述中,贤者之石既是太阳和月亮的化学结合,象征着热和干、冷和湿的对立原则,也代表身体、灵魂和精神。将宇宙行星拟人化在各个学科中均很常见,天文学家卡兹维尼(al-Qazwīnī,卒于 1283 年)撰写的附有插图的百科全书《创造的奇迹》在伊斯兰世界被广泛阅读。书中,他将行星描绘成人类的形象,比如,阅读的水星、演奏乐器的金星。伊斯兰教历史上,穆斯林学者对炼金术的效能长期争论不休。正统的宗教学者大多反对炼金术,而多数自然学科的学者尽管也不相信一般金属能变成黄金的说法,却接受了炼金术的基本观点,卡兹维尼也曾写过关于炼金术的文章。

卡兹维尼,《创造的奇迹》,18 世纪

贝卡夫米,《铁匠》,约1525-1540

·卢尔(Ramon Llull,1232–1315)逻辑系统的核心装置。这种装置被中世纪的阿拉伯占星家用来通过机械手段计算想法。14世纪的炼金术士采用雷蒙·卢尔的图来表达化学材料和工艺之间的关系,并出现了大量被冠以雷蒙·卢尔名义写作的文本。尽管历史上的雷蒙·卢尔不认同金属嬗变的可能性,但仍然被冠以欧洲炼金术的权威之名。虽然《雷普利卷轴》没有使用思维导图,但其中的一些图像确实反映了“伪卢尔”的教义。

雷蒙·卢尔,《Ars Brevis》(终极艺术),约1450年(英格兰)

假于雷蒙·卢尔名下,《自然的秘密之书》,约1498年(威尼斯)

假于亚里士多德名下,《秘密中的秘密》,约1425-1450年(布列塔尼)

约翰·迪伊,《Monas hieroglyphica》, 1564

海因里希·昆拉斯(Heinrich Khunrath,1560—1605),《圆形剧场的融合》,1609(汉诺威)

柯歇,《地下世界》,1655 (阿姆斯特丹)

罗伯特·弗洛德(1574-1637),《微观世界史》第1卷,1617年(奥本海姆,德国)

罗伯特·弗洛德,《哲学融合》,1638 年(荷兰)

炼制黄金是欧洲炼金术的主要目标,现代科学证明炼金术是不可行的,因为金是原子序79的金属元素,而非化合物。但12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翻译的阿拉伯和希腊炼金术文献和与之相伴的大量实验,却积累了化学实验的经验,发明多种实验器具,认识许多天然矿物。炼金术的图像,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展览将持续至7月17日,本文编译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网站。

标签: 穿越 魔法 玩家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