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插图画风引争议,盘点那些年“刷屏”课本的广东美术经典
引发争议的小学课本插图。图源网络
在对现行教科书插图进行批评的同时,有部分网友翻出了自己小学时使用的教材。忧国忧民的杜甫像、瓜田刺猹的少年闰土、坚毅悲壮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伴随几代人集体回忆的经典插画,也随着话题的升温再次回归公众视野。
在这些曾经“刷屏”课本的美术经典里,也有不少自广东美术“大咖”的手笔:潘鹤的《艰苦岁月》、汤小铭的《永不休战》、雷坦的《飞夺泸定桥》等经典作品,都已成为在全国广泛传播、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的经典。
一幅好的教材插图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广东名家在教科书里留下的美术经典为何扣人心弦?这些作品为美育工作者带来哪些启迪?多位广东美术与教育专家学者向小南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心得。
好的教材插图有哪些标准?专家如是说
尽管教科书插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遴选标准,但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周凤甫认为,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树德立人”,教科书的审美体系是客观存在的,插图的审美趣味同样需要满足其公共属性的要求:“应该做到‘雅俗共赏’。
“要体现出教科书特有的严谨性和学术性,教科书的规范性,与孩子成长时期的身心状态相适应。”周凤甫说。
广州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美协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周鲒认为,教科书因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属性,故谈论教科书插图时,也不单单是谈论审美的问题,更首要的是其传递有效信息的功能性。
“教科书插图,是一种用图形图像带领同学们更好走进学科知识的有效手段。这些插图也许就奠定了孩子在视觉上的‘第一口奶’。”
因此周鲒认为,好的教科书插图还应该同时具有“思维导图化的引导视觉”,这样才能够借用视觉完成对知识潜移默化的接收。他建议,教科书插图应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这是学科知识传递与视觉呈现的融合:“这不单是美术领域的问题,更是当代教育学、心理学与画家、设计师共同完成的课题。”
以插图画家出身的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认为,好的插图既需要对文本有很好的理解和叙述,同时又能引导孩子由一幅插图联系文本内容展开想象。金城概括,插图作者需要有“美育的责任”“客观的呈现”,在“尊重原意”的同时,还能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广东美术曾留下入选教科书的经典插画
广东画家曾留下一些优秀的作品入选教科书。金城回忆,上世纪70年代,著名艺术家詹忠效为长篇小说《晋阳秋》作的插图,曾经在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中荣获一等奖。“这是对广东插图画家的充分肯定。”金城说。
广东著名画家林墉,也曾为文学作品《泥泞》创作的插图,这幅图代表了林墉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所画插图的面貌。据当时的编辑回忆,每次创作,林墉都与编辑部互动商量:“他每次都是带着感动进行创作,有时甚至还会请求编辑让他多画几幅插图。”
专家认为,作为新时代广东的美育工作者,更应该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立足于美育。“孩子的未来、社会的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该是我们在做这种公共性内容所必须重视的。”周凤甫总结。
回顾:这些广东名家经典美术作品都曾入选教科书
出处:《语文》人教版1988年第六册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潘鹤创作的雕塑《艰苦岁月》生动塑造了艰苦斗争环境中的海南岛琼崖纵队战士信念坚定、开朗豁达的光辉形象。如今,《艰苦岁月》已成为各种中小学美术欣赏教材及百年美术必收录的作品之一,作品原件现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出处:《语文》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十册
这是出生于广东广州的画家雷坦于1977年创作的油画《飞夺泸定桥》。据说,为了创作这幅作品,雷坦曾用近三个月的时间,重走红军长征路线,以切身经历在画面中还原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的精神。
出处:《语文》人教版1988年第六册
《不灭的明灯》描绘的是在严峻的历史关头和极其艰苦的岁月里,毛主席深夜写作时伟大而质朴的形象。作者杨之光运用布局的简繁粗细、笔法的刚柔虚实和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使整幅画呈现出一种写生的韵味,给人以现场感。
出处:《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是根据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词意而来。这幅画一改原有山水画表现枯寂深远的习性,让古老的意境获得全新的意义。

格林童话:大师手绘本,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殿堂级经典
《格林童话》是世界殿堂级儿童文学,书中的故事蕴含了人生经验,也传达了人生智慧,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童年,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它的鼎鼎大名无须赘述,它的版本之多、内容良莠不齐更是让每个人在选择时,特别举棋不定的。
后,首度引进咱们祖国大陆,文字和装帧也非常讲究。
内容上,还原真正的《格林童话》
严谨的德语原版《格林童话》,在出版之时就已经进行了选编,
从目录可以看到这本书所选取的篇目,这些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可以说是每个孩子必读的。
大师——Herbert Leupin(赫伯特勒平)。
英语中有句谚语:A picture is worth athousand words(一图胜千言)。对于童话故事来说,插画更是文字的翅膀。
赫伯特·勒平善于用图画讲故事,无论是什么样的作品,在他的画笔下都会变得唯美幽默,寓意深远。
特色鲜明、色彩缤纷,为这些经典
这套书的原版,是9本单本的故事集,我们的插图正是来自Herbert Leupin的原版手绘图。
反映了Herbert Leupin在创作过程中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
Herbert Leupin画笔下的《格林童话》,最为人称道的是正是如此,故事变得更吸引孩子。
每个童话故事中的智慧,都于无声之间融入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面对成长的各种挑战。
是格林童话中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尤其是小裁缝智斗巨人、降服独角兽、野猪等故事情节,深受孩子们喜欢。
一开始,小裁缝是有些自卑的,他个头瘦小,家里穷得叮当响,二两果酱都买不起,所以卖果酱的农妇都嘲笑他,连七只苍蝇也敢来欺负他。
小裁缝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苍蝇,这本是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它却激发了小裁缝的信心、斗志。
最后,曾经穷困潦倒的小裁缝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巨人国国王。
这个故事,今天看来或许有些戏剧化,但它的启发和价值却是置之今日也有意义的。职业、身高等外在的因素,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拥有的智慧。
故事里,青蛙预言王后一年后就会生一个女儿,在这幅画面中隐藏了很多细节,你发现了吗?
画面上有一只白鹳衔着包袱飞过,这象征着青蛙的预言,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白鹳是送子鸟,传说婴儿都是由鹳鸟用包袱叼来的。
△如果你看过电影《Partly Cloudy》,
画面中,所有的动物都戴了王冠,天鹅、鱼儿、蜻蜓、睡莲等等,象征着它们的皇家身份。
《狼和七只小山羊》中,大坏狼被描绘成了一幅嗜酒流浪汉的模样,他的衣服上打满补丁,兜里还揣着空酒瓶——
△大坏狼用别针当扣子,也是蛮机智~
这样的形象,让孩子们心底那种对狼的恐惧,也会因他的狼狈和滑稽而巧妙化解。
大坏狼恐吓磨房主的画面,更多了一丝幽默感,你们看,磨房主吓得烟斗都掉了,帽子也竖起来了——
△正在米袋里偷吃的小老鼠,吓得一溜烟儿逃跑了!
故事氛围和电影中的BGM(背景音乐)一样重要,不仅能推动故事情节进展,还能帮助孩子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中,睡美人被纺锤刺死前一刻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紧张但并不恐怖的氛围。
画面中,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尖尖的、锐利地向上延伸,让人联想到尖锐的纺锤。
黑色的猫头鹰、猫咪、蝙蝠纷纷瞪大了眼睛,连月亮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似乎预感到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
《亨塞尔和格蕾特》中,可怜的小兄妹俩被继母丢弃在森林中,黑夜中,寂静的森林令人毛骨悚然,我们在故事外,也不禁为亨塞尔和格蕾特捏了把汗。
不过,Herbert Leupi非常巧妙地加入了一些细节,比如,有一只小松鼠正在树上啃着松果,有一只雪白的鸟儿正在书上唱歌~~~
这些精心布局的细节,让孩子们在观看危机四伏的画面时,不会被吓住,而是能找到幽默元素和抚慰人心的那些部分。
在《世界周刊》的采访中,Herbert Leupin是这样描述他多变的艺术风格的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能演奏多种乐趣的指挥家,我能驾驭的乐器越多,就越知道如何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最恰当的乐器。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思维,要用艺术思维看待世界。
他笔下描绘的田园风光,让人心生向往。
动物、植物都描摹得非常细致,却又超越了写实,
《狼和七只小山羊》里,有了现代艺术的风格,画面更加抽象和冷静。
多变的艺术风格,其实和Herbert Leupin所处的时代变化,以及他本人的艺术探索脚步是相辅相成的。
这对于开启孩子的艺术思维,提升孩子的鉴赏眼光,非常有帮助。
把阅读打造成一件特别有仪式感的事情。
它不仅是给孩子的阅读礼物,更是一份值得收藏的美好回忆。
绘者:【瑞士】Herbert Leupin(赫伯特·勒平)
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
书籍装帧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封面设计、扉页设计、插图设计。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其中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其中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用封面与正文组成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
扉页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不断发展的需要。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如果缺少扉页,就犹如白玉之瑕,减弱了其收藏价值。扉页能够提高了书籍的附加价值,吸引更多的购买者。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扉页设计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真正优秀的书籍应该仔细设计书前书后的扉页,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插图设计是活跃书籍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更能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和对内容的理解力,并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尤其是少儿读物更是如此,因为少儿的大脑发育不够健全,对事物缺少理性认识,只有较多的插图设计才能帮助他们理解,才会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目前书籍里的插图设计主要是美术设计师的创作稿、摄影和设计等几种。摄影插图很逼真,无疑是很受欢迎,但印刷成本高,而且有的插图受条件限制而通过摄影难以达到,如科幻作品,这时必须靠美术设计师创作或电脑设计。在某些方面手绘作品更具有艺术性,或者是摄影力所不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