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

更新时间: 2025-07-27 14:34:21

阅读人数: 946

本文主题: 科幻的概念和特点

香港,作为一个长期陷于中华传统思想和英国殖民文化冲突与顺应的“刀锋”地带,其科幻文学研究的发展,自然带上了两种文化之间复杂的交往、对话、撞击、损毁、顺应、创...

书中收录了多篇对中国早期科幻小说进行研究的重要论文,如陈平原的《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王德威的《贾宝玉坐潜水艇——晚清科幻小说新...

“科幻新概念”带来的惊喜 □肖洁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终于出版了。该丛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吴...

本丛书的编辑宗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像丛书名字中所陈述的,期望在新思维方面给科幻研究领域一些启迪。阅读中读者一定会发现,无论从各分册或文章的选题还是从研究方法...

本丛书的编辑宗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像丛书名字中所陈述的,期望在新思维方面给科幻研究领域一些启迪。阅读中读者一定会发现,无论从各分册或文章的选题还是从研究方法...

本书荟萃了台湾新老作家15篇科幻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时期、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论述了科幻文学的起源发展、不同作家的作品特点及写作手法、科幻与跨学科等问题,分析...

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

当科幻照进现实,“元宇宙”概念火爆出圈

元宇宙源自英文Metaverse,从语法上讲,是一个合成词:Meta(超越)和verse(宇宙)组成,字面含义是“超越于现实宇宙的另外一个宇宙”,可理解为 parallel universe(平行宇宙)。

业内专家认为,在互联网大时代中,PC互联网是1.0时代,移动互联网是2.0时代,而“元宇宙”将是互联网3.0时代。该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之中有一个虚拟分身,人类通过控制虚拟分身来实现意志。

通往元宇宙的入口,只需要一副眼镜。科幻小说家斯坦利·温鲍姆在1935年的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构想了一款实现虚拟现实(VR)的眼镜,从此VR梦成为了科学发展的新目标,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通往虚拟现实。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2012年VR眼镜设备Oculus Rift横空出世,让人们看到了VR的商业价值,并引发了VR的新纪元。

近日,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公司宣布改名Meta,意思是为元,拟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功能更多元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形式,未来将借助VR技术(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以及其他设备,帮助用户在3D虚拟世界中,建立一个类似于现实生活可进行人机互动,能满足工作、交流和娱乐的空间。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俨然成为继比特币、区块链之后的新风口,在科技圈与资本圈的追捧下,元宇宙真的会是堪比移动互联网的划时代机遇吗?值得注意的是微软、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微软宣布打造“企业版元宇宙”。

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同样争相布局元宇宙,字节跳动收购VR品牌Pico(小鸟看看)高调入局,而腾讯、阿里、网易公司纷纷申请注册元宇宙相关商标,诸如QQ元宇宙、阿里元宇宙、网易元宇宙。

在追捧元宇宙的人眼中,作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元宇宙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值得期待;而反对元宇宙的人则是认为这是概念炒作,目前离元宇宙的实现还有十万八千里,现在谈论纯属无中生有。

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擅长构建虚拟宇宙世界,近日在公开演讲中怒怼元宇宙,称“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

刘慈欣说,“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探秘元宇宙

来源:雪球App,作者: 招商银行App,(https://xueqiu.com/1786178736/206612607)

无论元宇宙是否是另一个概念化的泡沫,亦或真是人类将来要仰仗的福祉,无论它现在以什么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首先都让我们回到它的原点,一窥它当初的模样。

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尼尔·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一定没有想到,他在1992年出版的英文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创造的一个词“Metaverse”,会在近30年后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而元宇宙,则是对这个词当下的流行中文称谓。

《雪崩》中的Metaverse是一个虚拟的城市环境,具体来说,是条环绕在一颗黑色球体的赤道之上、长达65536(2的16次方)公里的大道。这条大道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一份由通讯协议构建出来的虚幻的空间,通过对使用者护目镜和耳机上的虚拟投射构建视觉和听觉的幻象,用户可以采用数字化身置身其中。

书中主角Hiro,经常在这条大道上消磨时间,在这里他拥有豪宅和刺激的生活,可以暂时忘掉现实生活的窘境——而在现实世界里,他送披萨,与人挤在一个6米乘9米的仓房里生活。这种高科技、低生活的情景在《头号玩家》电影里也获得了充分展示:男主詹姆斯每天清晨从集装箱房里爬起来,越过重重阻碍,直到带上眼罩、耳机,穿上传感器外套接入“绿洲”——一个进化版的Metaverse之后,他才能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获得片刻的自由。

同现实世界一样,阶级和阶层也存在于Metaverse:临街的门面和土地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有能力负担高质量个人虚拟现实眼镜的高端人群,眼前呈现的就是高分辨率、彩色的世界,而通过低质量的公共虚拟现实眼镜进入的普通群众,只能采用低分辨率的数字化身,行走在黑白的世界里。

有些英文基础的人可以看出,Metaverse是个合成词,由和Universe(世界、宇宙、领域)两个词合成而来,后一个词意非常明确。那么,到底Meta的含义是什么呢?Meta,来自希腊语μετά。在希腊语中,前缀meta-相当于拉丁语词post-或ad-,意思是“之后”或“超越”。比如我们熟悉的一个词语“post-industrial”,一般翻译成“后工业时代”。

在《雪崩》小说的中译本中,Metaverse被译作为“超元域”。而语言中的Meta-data,被译作元数据,即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本身的描述。如下图中所示,兔子是数据,而兔子的创建者,包括创建时间、文件名及格式等属于元数据,元数据不包含数据,仅仅是对数据的描述。而中文当中“元”一般指首、开始、本质、基本等含义,比如元年、元旦、元气、元素等。

Metaverse并没有宇宙之本质或宇宙之起始的含义,更多是表达现有之后或超脱于现有宇宙的意思。从时间关系上来看,先有现世的universe之后才有将这个世界数字化后的metaverse。也可以理解成Metaverse是现有物理宇宙的数字镜像,或者其平行数字宇宙。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现实的世界才具有中文词汇中“元”的含义,将此“元”赋予彼“元”,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但不可否认,元宇宙这个将错就错的中文叫法,确实能自带节奏地给大众带来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这背后,似乎若隐若现地闪烁着资本雀跃和推波助澜的身影。

元宇宙就像人们心中的哈姆雷特,拥有话语权并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巨头们,根据对自己的想象向大众兜售他们的元宇宙之梦,从而引导舆论。

的扎克伯格:元宇宙是一个旨在取代互联网、将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融合并为每个人创造无尽新游乐场的虚拟现实结构、一组虚拟空间。用户可以在其中与不在同一物理环境中的其他人一起创建和探索和你一样的空间。

蒂姆·斯维尼(堡垒之夜开发公司Epic Games的CEO):元宇宙是具有社交性的实时3D娱乐体验,不需要花哨的,不需要所有的现实硬件或尚未发明的东西,用户可以立即上网并开始体验。

而按照天使投资人兼专栏作者马修·鲍尔的说法,元宇宙是一个由持续、实时渲染的3D世界和模拟组成的庞大网络。元宇宙应该能够保持身份、对象、历史、支付的连续性,并且可以被无限数量的人同时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感。

他们的表述可能并不能让人完全理解,明显可以看出,扎克伯格的元宇宙观深受马修·鲍尔的影响,而蒂姆·斯维尼一方面强调他的堡垒之夜游戏本身能够带来元宇宙的某种体验,另一方面也明显对已经重金收购Oculos Quest虚拟现实头盔显示装置的

《雪崩》里的元宇宙通过沉浸式体验技术建立起来、对现实世界某个部分进行剪切和编辑的数字化赛博空间,或者说是对现有物理世界局部的数字化扩展、延伸和再创造的虚拟产物。尼尔·斯蒂芬森笔下的元宇宙肮脏、混乱、让人成瘾并充满着暴力,具有强烈的反乌托邦气质,和今天高科技互联网巨头们强调的那个美好元宇宙世界大相径庭。

● 《雪崩》的作者斯蒂芬森于2000年代初在Blue Origin(杰夫贝索斯的航天公司)工作了七年。

● 2014年,斯蒂芬森被佛罗里达州的增强现实(AR)公司Magic Leap聘为首席未来学家,但后来被裁员。

● 斯蒂芬森的著作在科技界颇有影响,的谢尔盖布林等都是他作品的粉丝。

● 在《雪崩》中,斯蒂芬森不止创造了术语“元宇宙”Metaverse,并普及了术语avatar,没错,就是那个“阿凡达”。

● 斯蒂芬森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说,他在写《雪崩》时只是在胡编乱造。

标签: 空间 玩家 未来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