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日本最恶空难:民航被战斗机撞毁,唯一幸存者被送上法庭
空中没有红绿灯,飞机是不是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当然不是,“空中交通管制”了解一下。但是,如果出了差错两架飞机空中相撞,造成的后果就是灾难级的。
48年前,日本就发生过一起战斗机和民航相撞的“史上最恶”空难。
1971年7月30日,一架全日空的波音727客机从北海道札幌千岁机场驶往东京羽田机场,机上共有155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其中,122名乘客是静冈县富士市的战殁者遗属(二战战死日本兵的家属),他们刚刚在北海道参加完一个遗属活动返回东京。
飞机飞至岩手县雫石町的28000英尺(8500米)高空时,噩梦突然降临。
当时,两架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86军刀战斗机正在该空域附近训练,两架飞机的驾驶员,一个是31岁的教练隈太茂津,另一个是22岁的实习学员市川良美。
图:F-86军刀战斗机(同型号)
两架战斗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进入了民航的空中航线,尤其是实习学员市川,虽然空中能见度极好,却丝毫没有留意当时的空域,当他进行转向飞行时,隈太茂津发现了危险发出警告,但已经来不及了,电光石火的一瞬,市川战斗机的右翼撞到了民航的左边水平尾翼,轰然一声剧响,两机同时失控。
民航在5000米的空中解体坠毁,全员162人全部遇难。而战斗机也受损严重,坠毁前市川拼命解开安全带,弹射跳伞到一个稻田,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航班残骸坠落的情景非常恐怖,由于当天晴空万里,不少人目击了坠毁的一幕,有人形容“天空好像下起黑豆雨一样”,无数物品和人体从空中坠落,散落于岩手县雫石町市的各个地方,一个飞机轮子砸坏了一家屋顶,一个8旬老太受伤。
两机空中相撞,162人死亡,“全日空机雫石冲突事故”成为当时日本国内最为严重的空难(1985年日本航空123号航班空难,520人死亡为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空难),举国震惊。
事故发生33小时后,市川良美和教练隈太茂津被岩手县警方逮捕,最终以疏忽致死和违反航空法安全飞行罪起诉。地方法院一审判决市川良美入狱2年、隈太茂津4年零8个月,两人不服上诉,最后,日本最高法院改判“监视义务违反”的隈太茂津减刑三年,市川良美判无罪,理由是“基于草率规划的上级培训,被告无法拒绝接受培训的命令。”
造成重大死亡的日本自卫队一时成为舆论的批评焦点,按照日本惯例,出这么大的事,总要有上司承担责任,最终,日本防卫厅长官和航空自卫队幕僚长(参谋长)双双引咎辞职。
航班坠落的现场,成为日本最为忧伤的“慰灵之森”,数十年来,死难者遗属和全日空员工每年举行悼念活动,此处已成为警示世人的安全教育场所。
至于两个造成重大死亡的飞行员,那个教练被自卫队解除职务,终生背负着重大压力,再没继续从事飞行,2005年去世。那个唯一幸存的实习学员,则从战斗机飞行员转为救难机飞行员,在2003年10月退休前一直担任人命救助任务,算是给自己赎了一辈子的罪。
参考资料:《全日空机雫石冲突事故》、《自卫队的犯罪-雫石事件的真相》

韩国大型民航客机被战斗机击落
在1983年冷战时期,发生了一场悲剧。韩国的一架波音747客机,庞大的机身载有240名乘客和29名机组人员,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却在苏联的战斗机击打下坠毁。
这次飞机失事也是冷战时期的一个谜团。这架波音747客机并非老旧的飞机,它的设备先进,包括导航系统和雷达等各种设施都处于当时的最前沿。但令人震惊的是,它居然偏离了航线达五百多公里,进入了苏联的领空。
在苏联的领空,这架客机被一种全世界都不了解的战斗机——苏-15所击落。苏-15是苏联的一种秘密武器,用于保卫苏联的国土和领空。在这之前,苏联出口给友好国家的最先进战斗机是米格-23。
这场悲剧的发生,让我们深感惋惜。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些事件虽然看似偶然,但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关于这起民航客机被击落的事件,至今仍未有定论。韩国客机为何偏离航线,苏联的战斗机为何击落客机,都成了谜团。当时的苏联苏-15飞行员曾表示: “当时我正在休假,突然被部队召回,被关在小屋内,然后要求我驾驶苏-15起飞。起飞后,我看见了这架飞机。”根据该飞行员所述,他当时便认出了这是一架波音747客机,原因是这种型号的飞机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在当时全世界只有波音747客机具有此特征,即上面有一个类似额头凸起的部分。
他表示: “我虽然看出这是一架民航机,但我并未向地面报告其机型。我推测这可能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在长期接受的教育中,他认为一架民航机不可能是由乘客乘坐的,而应该是美帝国主义用一架民航机冒充侦察机来侦察苏联的。因此,他在报告时称看见了一架运输机或侦察机。
地面接收到该飞行员的报告后,认为这是一架来自美国的侦察机,并命令飞行员采取措施。给他的命令不是“击落”,而是让飞机“迫降”。但苏联的苏-15飞行员首先发射了警告弹来警示这架飞机,然而这架飞机并未有所反应,继续飞行,令人费解。于是,苏联的战斗机又发射了两枚导弹,最终将这架客机击落。飞机上的二百六十九人全部遇难。原本这架飞机上的乘客总数为二百七十人,但在美国的安克雷奇机场加油时,有一个人因为上卫生间没有赶上飞机,当时这名乘客还非常懊恼,因错过登机时间而幸免于难。
在冷战时期,苏联曾两次击落韩国民航客机,造成无数无辜生命的逝去。同样, “两伊”战争时期,美国军舰发射防空导弹击落民航客机,让人们再次见证了战争的残酷。
此外,伊朗的客机也曾遭遇同样的不幸。在战争期间,老百姓总是承受着最大的痛苦。即使冷战期间双方对峙、紧张,仍发生了这些悲剧。历史上的这些事件提醒我们,战争无情,而老百姓的命运总是最为悲惨。
原创先迫降再抓人!日本当年为了逼我们放弃东海识别区做出过这种计划
2013年11月23号的时候,我国正式宣布我们要划定我们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这属于国际通行的一种做法,我们划定这种识别区主要就是捍卫我们的主权和领空的安全,以及维护空中秩序。
而当时对于我们划定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方面是非常的抵触的!
因为长久以来,日本人得益于自己在区域范围内具有巨大优势的空中力量。长期在东海上空横行霸道,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日本都没有遇到过对手。而这种情况,随着中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圈后,有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对于日本人来说,确实是非常的难以适应。他们一方面无法接受我国划定这种防空识别圈对于日本的限制,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和崛起,更是如哽在咽。
记得防空识别区出现之后,一位日本学者来到我国访问的时候提到, 通过划定这种识别区,让日本感觉现在的日本被中国欺负了,就像当年的918,我们欺负你们一样。而当年的日本!
为了逼迫我国放弃对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管控,日本也确实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计划。这些事情在今天来看当时日本主要是想了两方面的对策。
因为民航毕竟不是军用飞行单位,敏感性要小很多。日本希望本国的民航可以通过强行闯入的方式向我国进行施压,让我国慢慢的对东海防空识别区放弃管控。只不过日本的这个计划对于日本民航公司来说,有着极大的风险性。而且对于民航公司来说,单纯的从商业角度来考虑,根本就没有必要冒这样的风险。所以当时日本民航公司根本就没有响应这条计划,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强行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举动。
当时住冲绳的那霸基地的日本航空自卫队企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挑衅将事态严重化和扩大化,以此产生一定的外部压力,压迫我国做出一定的让步。当时,日本空中自卫队计划从那霸基地起飞的F15战斗机在发现中国的战机或者是其他飞机的时候,采取左右平衡包围飞行的方式牢牢的困住对方的战机。在这种情况下,当飞行时间超过一定范围之后,解放军的战机将不得不考虑迫降。到时候日本人就会强迫我们的战斗机降落在宫古岛或者是石垣岛的日本机场,只要解放军的战机一落地,当地的警察就会迅速逮捕飞行员,通过这种压力逼迫我国做出让步。
值得一说的是,日本当时对于第二种方案还是比较重视的, 因为这既可以保证不会把冲突上升为战争阶段,又可以保证实质上产生外部压力。
只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想法非常的丰满,但现实却异常的骨感。因为我们解放军空军的体系是比较完备的, 一般情况下,无论我们的苏30还是歼11在东海飞行的时候都会有空中预警机提供协助。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的战斗机根本就没有机会发起突然性的直接对抗和拦截。而 一旦日本人的战斗机接近的时候,解放军的战机往往已经做好了准备,F15战斗机虽然在推重比上比歼11b要优秀一些,达到了1.5,但是歼11b的气动布局优势更大,升力系数也会更高,空中机动的时候恢复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在近距离的接触和格斗中,歼11反而往往能够占据优势!
所以这种体系方面的完备和装备方面的优势也导致日本对于我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圈,解放军的战机在东海进行正常的飞行巡逻的时候,实质上是没有办做到在直接开火的前提之下获得优势的!
而当年日本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随后随着中国空军的发展,包括重型战斗机歼16,还有歼10c甚至是歼20等系列战斗机的大量出现和正常服役之后,日本也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 无论是在装备性能和数量方面,解放军对于日本的战斗机都已经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现在面对放军空军大梯队的正常巡航和出动,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沦落为专业的摄影师,能够在中远距离内进行拍照和跟随飞行,根本就不可能再出现近距离的对峙现象了。
相关资讯
为什么普通民航客机不能接连起飞,而航母上的战斗机可以?
繁忙机场民航客机进行的都是接连起飞,当前面一架客机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后面一架民航客机就进入跑道等待指令进行起飞了。提高飞机起降频率是机场效率的一个指标,通常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