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4 08:03:14
《炼金术的秘密》是研究炼金术史的世界级权威劳伦斯·普林西比的最新著作。它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甫以出版便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该书考察了炼金术从希腊化时期至今的发展与演变,揭示了炼金术在科学以及文学、美学、戏剧和宗教等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重现了许多著名配方,使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炼金术的实际工作,堪称了解炼金术的最佳读本。
劳伦斯·普林西比,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技术史系和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早期化学史、炼金术史。由于对科学史研究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培根奖章。另著有《火中试验炼金术:斯塔基、玻意耳以及海尔蒙特派化学家的命运》(2002)、《雄心勃勃的炼金术士: 罗伯特•玻意耳和他的炼金术探索》(1998)、《科学革命》(2011,有中译本)。
张卜天,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国内杰出的中青年翻译家,已为我馆翻译重要学术著作多部。译文质量获得读者一致好评。
【炼金术符号系列】在十七世纪的炼金术中这个符号意味着'保持、维持 '。 十八世纪的法国化学家用这个符号代表'氧化锌'; 同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用其代表'氧元素'。 在法国流浪者或吉普赛群体中意为'在这里得不到任何利益'。
【炼金术符号系列】这是一个炼金术符号, 意味着'磨或粉碎'。
...12、13世纪,炼金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掀起一股炼金热潮。这个时期的欧洲,理性与蒙昧并存、求知和贪欲共生,不论是为了财富、寿命、声望、信仰还是知识,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为炼金术而疯狂,炼金术士变得炙手可热。一旦某人宣布他掌握了一些冶炼金属的秘诀,那也就意味着他离成为国王、主教或大贵族的座上宾不远了。
看起来,炼金术士的确是一份高收入低风险的体面工作。加上欧洲各国上层阶级的“强烈需求”,炼金术本应该能得到当时各国大学的青睐,占据大学“热门学科榜”的榜首。但实际情况是,真正的炼金术几乎从未在公众面前展示过,各国大学也没有这门学科,真正的炼金术士也非常稀少。因为不论是炼金术的学习,还是进行炼金活动,都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这就大大限制了从事炼金术研究的人员数量和炼金术的活动范围。
12、13世纪,从事炼金术研究的人群主体是宗教人士。因为炼金术自阿拉伯传入,那么理所当然的,大量的炼金术典籍都是阿拉伯语。拜当时教育普及率不高所赐,普通人可能连字都认不全,更别说精通阿拉伯语、钻研“冷僻学科”书籍了。
其次,炼金术士还要系统学习过亚里士多德的质量物理学说和金属生成理论,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炼金术的理论基础。当然,如果炼金术士能够再精通几门语言、占星学、宗教学、哲学、医学,拥有丰富的游历经验,就最好不过了。
...从古至今,中国的炼丹术与西方的炼金术备受争议。但是二者却都是真实的。
首先说明中国的炼丹术。炼丹术随着后来的道教的发展而兴起,最早的道家倡导存在的终极原因,和西方早期哲学相似。遵照道家的说法——修身之人可以长寿。很多皇帝都在苦苦寻求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以求安逸,这正迎合了道家的说法,因此炼丹就成为了道教的目的之一(道教与道家不一样。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其实没有这样的长生不老之药,但是丹却是真的。炼丹术并非不科学,只是不是自然科学罢了,许多人士所用科学方法配置的药经过服用,真的有所价值,大家都说自己这是神仙妙药,可以治百病,长生不死,和还丹成仙同样,也是误导,不过是一剂药罢了。
中国最著名的炼丹家是道士葛洪,他主要从事于制造真丹,把真丹和金子一起服用,身体可以保持不朽;植物燃烧后变成灰烬,但丹砂受热产生水银,如果在进一步加热,又可以重新变成辰砂。葛洪说,如果把丹放在热火上,“须臾成黄金;金成者,药成也”。
下来我们说说西方的炼金术,其实和炼丹术一样,并非自然科学,而是通过一些人为的手段进行提炼。比如现在的浪里淘金,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炼金术也是如此。目的是将贱金属变为贵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