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20 23:26:18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南华经》,又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共33篇6万5千多字。《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冲虚真经》,又名《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冲虚真经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始真经》即《关尹子》,先秦关令尹喜所著经书。关尹子以独特的视角将‘道“的广阔无边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该书阐明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揭示真理,主张体认至精无形的道体,“独与神明居”,即与大道为一体。
...道教,这源自中华大地的宗教,它的信仰核心凝聚于一个“道”字。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并以黄老学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石,逐渐融合了战国时期的神秘术数和方技,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体系。那么,对于初涉道教的你,应该从哪些书籍开始探索呢?在本文中,我们将向您推荐十部道教入门的经典之作,它们分别是《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真经》、《文始真经》、《黄庭经》、《度人经》、《通玄真经》、《洞灵真经》、《坐忘论》、《重阳立教十五论》、《决凝经》以及《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书籍的世界,探索道教的奥秘与智慧吧。
《道德经》,亦被称为《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的基石,对后世影响深远。该书内容广泛,涉及修身、治国、用兵、养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思想是“内圣外王”。其深奥的哲理和广博的内涵,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洞灵真经》即《庚桑子》,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的文字多为古文奇字,如果不借助音义注释,则难以理解其义。这部作品也被道教尊为“四子”真经之一
...(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经,织也。——。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
经,经纬以成缯帛也。——
毋失经纪。——
经正而后纬成。——
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大戴礼记·易本命》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
又如:经途(南北向的道路);经涂(南北向的道路)
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经,常也。——
拂经。——
武之美经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疏:“经者,纲纪之言也。”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
又如:经权(原则与权宜);经榜(旧时为死者做法事时张贴的榜文);经事(经典规定的常道)
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白虎通·五经》
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辛苦遭逢起一经。——
治经为博士。——《资治通鉴·汉纪》
执经叩问。——
先生授经。——
;经纸(写佛经的黄纸);经堂(佛堂);经资(僧道为人诵经得到的钱);经折(折装的佛经小本或用以记事的小本子);经偈(佛经和偈子)
...第一条 为加强道教自身建设,继承正一派授箓传统,规范授箓活动,健全教制仪规,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正一派道士受箓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皈依“道、经、师”三宝,经过传度,有传统的师承法派;
(三)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信仰纯正,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威仪端庄,持守规戒;
(四)传度两年以上,道装整齐;
(五)掌握道教基本知识,能依科习诵各阶经诰,熟悉道教主要的科仪规范,能从事斋醮仪典活动;
(六)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审核推荐。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成立道教协会的,可由当地道教协会或所在宫观推荐,报中国道教协会审核。
第三条 正一派授箓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组织主办,授箓宫观承办。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行授箓活动。
举行授箓活动,须由承办授箓活动的宫观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向中国道教协会提出申请,中国道教协会同意后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四条 承办授箓的宫观,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登记并有授箓历史传统的道教活动场所;
(二)管理组织健全,道纪严明;
(三)有举行授箓科仪法事活动的能力;
(四)有授箓活动所需的殿堂、斋堂等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