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1-05 13:42:43
《封神演义》中的武王伐纣之战,实际上是阐教和截教之间的战争。在万仙阵之前,截教众人屡屡下山助商阻周,阐教的燃灯和十二仙也是屡屡出手助周,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万仙阵之时,阐教和截教来了一场最终决战。这一战,截教以通天教主为首,集合截教所有门人弟子布下一个最强的万仙大阵。阐教虽然人数不敌,但集合了元始天尊、准提道人、接引道人四大圣人,一举大破万仙阵。眼见截教全毁,愤怒的通天教主就欲禀报师父之后,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不过还没等通天教主前去,鸿钧道人就自己来了。
鸿钧道人是封神世界第一人,实力更在圣人之上。面对三个互相攻伐的徒弟,鸿钧道人只是让他们一人吃了一粒可要圣人之命的丹丸,又让他们各自回归山阙,不得参与商周之战。自此,阐教和截教众人各自回山。
这一战,阐教赢了。只是阐教只是看似赢了,作为根本的燃灯道人和十二仙也是走向了不同的路,各有各的归宿。
在封神之战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西方教。只在万仙阵中,接引道人一乾坤袋收走'三千红尘客’,其后更是不乏有人在战败之际投顺西方教。不止如此,做为胜利者一方的阐教,也有与西方有缘之人,有五人投向了西方教。
第一个是燃灯道人。燃灯道人在阐教地位非常高,仅次于元始天尊,就连十二仙也是称呼他为老师。不过,燃灯修为虽高,可惜的是并没有强力法宝,因此在得到赵公明的定海珠后很是欣喜,执意不还。这只因定海珠太过厉害了,赵公明说自己靠它以证元始,燃灯见到后更是鼓掌大呼“。” 后来,燃灯正是靠着二十四颗定海珠化二十四诸天,大兴释门,他也由此成为西方佛祖,按书中评价就是“
...闭目冥心坐 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 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 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 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 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 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 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 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 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 低头攀足频以候神水至 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 神水九次吞咽下 响 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 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 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 万病化为尘以上系通身合总行之,要根据次序,不可缺,不可乱。先要记熟此歌,再详看后图及每图详注各诀,自无差错。
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忘心中杂念。凡坐,要坚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倚靠。握固者,握手牢固,所以闭关却邪也。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项,即用两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耳闻有声。
记 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所叉之手,移两手掌掩耳,以第二指迭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同弹,一先一后,共四十八声。仍收手握固。
天柱即后颈。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头左右摇摆,各二十四次。
赤龙即舌。以舌顶上颚,又搅满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于口中,三十六次。神水即津液。
...殷商末年,因阐教十二金仙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又因昊天上帝命十二仙俯首称臣,于是阐教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人道太上老君共商封神榜:此时成汤数尽,周室将兴,又逢神仙杀运,最后约定由元始天尊封神,姜子牙代行。凡入三教门下皆可能封神榜上有名,上榜之人死后弥封才知端。
道祖,大道之显化实体,为最高神,也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父。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法宝多不胜数,座下大弟子:灵宝大法师
,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座下:昆仑十二仙、姜子牙是老徒弟。
由于阐教首徒广成子打死火灵圣母三谒碧游宫后,通天教主又受自己大徒弟多宝道人(火灵圣母的师傅)挑拨,在界牌关摆下了诛仙剑阵会斗元始天尊和老子。
补天功臣,倡导从内部攻破纣王的统治。属于仙界第一代领导人成员
-----------------------------------------
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太极图 、四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