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8 02:23:59
10月19日下午,2023年雨果奖获奖作家海漄与2024年雨果奖入围作家顾适,一同出现在了“天问”华语科幻大赛系列活动现场。
在“东方崛起:2024雨果奖入围作品转化与出海研讨会”上,两位优秀的青年科幻作家与成都八光分文化资深编辑田兴海,深入分享了各自对于中国科幻目前在海外的出版、翻译与反响和影响力现状的看法。
谈创作 在“习以为常”中发掘新意
去年10月,在成都举行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海漄的《时空画师》获得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今年8月,第82届世界科幻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顾适的《〈2181序曲〉再版导言》入围了2024年雨果奖的“最佳短中篇小说”。
两位短中篇科幻小说的写作能手,虽然在一同出席研讨会之前尚无私交,却都已经读过对方的不少作品且惺惺相惜。海漄告诉大家: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暂时远离科幻创作,但恰在那时看过顾适的短篇集《莫比乌斯时空》。
“书里有两篇故事我印象最深,一篇是《赌脑》,另一篇就是《〈2181序曲〉再版导言》。”海漄回忆说,“这让我想起了著名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这本《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结集了特德·姜的六篇精彩作品,并且入选了本届“天问”大赛特别奖的“十年十部最受欢迎翻译引进作品”。与书同名的那篇小说,极为深入细致地设想了一个人类将数码生物当做宠物养育的故事。
...2015年08月23日 13:52
整个人类将力量聚合在一起,这是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见到的景象。这表明人类将会成为一个整体——甚至在外星人到来之前。在宏大的科幻世界中,我只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
北京时间23日下午1时许,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正式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由于刘慈欣并未亲自前往美国参加本届世界科幻大会,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上台领奖。凤凰文化携手微像,为您带来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
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上台领奖
由于刘慈欣并未亲自前往美国参加本届世界科幻大会,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上台领奖。刘宇昆隔空对刘慈欣表达了祝贺之意——你的火箭奖杯已经在这里,来拿吧!别忘了用曲率光速飞船。
刘宇昆还即兴发表了对《三体》获奖的感言,赞叹非英语作品打进美国市场很不寻常,也希望作者会喜欢《三体》的续作。据悉据悉,同样由刘宇昆翻译的《三体》第二、三部均已完成,第二部已于8月11号在美国亚马逊开始发售了,第三部也将在美国出版。
我平常并不怎么在这样的场合发表演讲,更不用说雨果奖颁奖晚会了。幸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比我这个译者准备得好得多。我会朗读作者备好的讲稿,那是一篇很特别的稿子。
...来源:雪球App,作者: 瞬雨,(https://xueqiu.com/9149377256/263421606)
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雨果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洲科幻作家。有人说,刘慈欣凭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文学带到了世界高度。
那么距离《三体》夺得雨果奖已过去这么多年,下一部能与其比肩或超越它影响力的科幻大作会在何时出现?谁又将是下一个刘慈欣呢?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于10月18日至22日举行,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大会期间,2023雨果奖将公布最终结果,这将是雨果奖首次在中国评选和颁奖。
今年有5位中国作家入围,但其中四个是短篇,一个中短篇。长篇小说提名名单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科幻作家和作品的名字。
如果说长篇小说是大片,那短篇就是小品,两者的表现深度和张力都是不同的。
所以迄今为止,仍然只有刘慈欣的《三体》唯一一部中国作家作品赢得过大奖,想要再次叩开这扇大门,我们仍然需要等待。
从国内市场全局来看,科幻一直是小众领地。
《流浪地球》、《三体》等作品虽然证明了国内科幻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跟《星球大战》《变形金刚》《公园》《黑客帝国》《复仇者联盟》等比起来,国内市场在整体规模和作家作品方面都还远不及成熟市场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