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不吐不快!!

更新时间: 2025-07-16 15:46:22

阅读人数: 578

本文主题: 大秦帝国小说好看吗

    《大秦帝国》让我有些失望!总的看 ,这套书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但总有些捉襟见肘。商鞅、苏秦、张仪、司马错、秦王等关键人物,以及商君变法、合纵连横等重大事件的描写刻画,落了俗套,远远不如史记、战国策的大气磅礴、细腻入微,每个人都像戴了面具,脸谱化痕迹太深,看看历史,对商君、苏秦是什么样的评价,什么样的总结,一味美化,肤浅地分析,恐怕已失去基本的客观。我硬着头皮读到第3卷,真犹豫是否读下去?!唉,什么时候能有像梁启超、柏杨、哈特李德一样的作家呀!!!

不吐不快!!

浅谈《大秦帝国》

从开始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无趣,再到最后的坚持,我一共用了三个月才看完。我尊重作者的付出,欣赏作者的知识积累,然而对其在书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这本书蕴含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作者常常引经据典,虽有时显得牵强附会,却也有助于开拓读者的视野,使得读者对那个时代的文化经典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从这方面来说,《大秦帝国》的确是一部好书。

这本书定位可能不太确切。说是它是小说,书中却有大量的篇幅在大谈史实;说它是历史小说,它虚构的成分又过高,关于商鞅的部分尤甚。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易于混淆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故而很难对那个时代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认知。

价值观表面上“离经叛道”,实际上相当主流。作者在书中多次借他人之口批评儒家,将其贬得几乎毫无价值,同时用大量的笔墨为秦国塑造一个异于传统的新形象,一个近乎完美的国家形象,貌似“离经叛道”。然而,重新评价儒家历史作用的观点不是已经较为普遍的为大家所接受的事实吗?秦国所鼓励的集体高于个人、参军光荣不正是我们所宣扬的吗?这本书强调和塑造中国文明的强势正源事实上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许多国人内心深处缺乏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朋友说这本书三观不正,我认为缺乏依据。

行文很流畅,但文笔比较一般。作者使用的表达重复率很高,人物描写不够丰富多样。不过,考虑到这套书字数达五百万字,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吹毛求疵。

被高估的作品

首先,我是在文化课上听到这本书,然后听说是历史小说,便找来看,至今没看完,但是这本书很枯燥,一是没历史味——太多作者杜撰的环节,好多与史实不服,其次没小说味,全文就一种思路——秦国遇到大事只有一个口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尽管这句话在穆公时很感人,但老是用这种口号来克服国难,会让人感到昏昏欲睡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