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家“内丹”术,了解“修炼”基本术语
学习道家“内丹”术,了解“修炼”基本术语 | 文 青衫文斋
道教做为中国特有的本土宗教,比之过去,确实存在慢慢没落的迹象。究其原因,除了受到多元化社会其它宗教的冲击外,道教的学术本身太过驳杂深奥,其中术语晦涩难懂,许多人穷尽一生研读却苦不得果。而且,现代人往往古文阅读的能力较差,所以,实修者在叹服古人的智慧的同时,常常不禁掩卷长叹。今引用古老道家典籍中,对内丹术里常出现的几个基本术语进行一定程度的释义,以飨读者。
存思,又称存想、精思。道教内丹功修炼术语之一。意指运用思维或意念力的修炼方法。 如专一地存想驻想三田、九宫、五脏、四象、真气、丹珠、身神、天神、日月、星斗、彩云、紫宵、甘露、醴泉、水浴、火烧,以及“道”体、经文、师尊形象等。道教重视“存思”,认为它有引导入静、调动潜能,致神得道和治病健身等作用。
《云笈七签》卷四十三中的《老君存思图十八篇》中记述:“学道之基,以存思为首”;“修身济物,要在存思”。《紫清指元集》鹤林问道篇也指出:“存者存我之神,想者想我之身。”《三洞珠囊坐忘精思品》引《五千文经序》写到:“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观形影,则神气长存;体治道德,则万神震伏,祸灭九阴,福生十方。”《至游子》卷下引《大智慧经》中说:“内存心中有日大如钱....行之一年疾除,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可以得道。”另外,《云笈七签》卷四十二至四十四还载有各种“存思”的方法。
存神,在道教内丹术术语中,一指存养精神。如垂帘、塞兑、窒欲、调息、去知、坐忘等皆为“存神”之法。《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存神养气, 可以不死。”《至游子》卷上:“神全则道全”,“我不视、不听、不知,则神不出身,身与道同久矣。”
二指存思身神。道教认为,人身有三万六千身神,如法存思,会有不可思议的功效。《云笈七签》卷九十三《神仙可学说》:“人之禀形,模范天地,五胜六府,百关四肢,各有神明主守。存之则有,废之则无;有则生,无则死。故去其死,取其生。”
三指存思天神。道教认为,精诚的意念可以与天神感通,如能精诚地、持久地存思某神,便可与某神感通,以至实现“天人合一”。《大平经》卷七十三至八十五,“俗念除去,与神交接,来云驾龙,雷公同室,驱化面为神,状若太一。”
四指“意守”即把意念放在体内外某都位或某一事物上。《道藏续编,上品丹法节次》引白玉蟾之语:“吾曾遇师真口说,只要存神入气穴。”《黄庭经讲义》第六章也说道:“存神不限于身中一处,本不限于身内,有时亦存神于身外。”
内丹术中的三关,一指口、手、足。《黄庭内景经》第十八章:“口为天关精神机,手为人关把盛衰,足为地关生命扉。”《云复七签》卷八十一《论庚申存童子去玄灵诀》注释道:“上关,口也;中关,手也;下关,足也。关者,闭固之异名。”
二指耳、目、口。《淮南子主术训》记述:“夫目安视则淫,耳妄听则感,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道教承袭这种说法,又称此“三关”为“三宝”,静坐时要“闭塞勿发扬”。
三指明堂、 洞房、丹田。《黄庭内景经》第十八章注释:“元阳子以明堂、洞房、丹因为三关。”
四指修炼 “内丹”的三个阶段。《道藏》第七百三十九册《还真集》卷上:“初关炼精化气,抽坎中之阳也;中关炼气化神,补离中之阴而成乾也;上关炼神还虚,乾元运化,复归坤位而结丹也。”
五指督脉上之尾同、夹脊、玉枕三个部位。因“真气”缘督上行,此三处较难通过,故丹家称之为“关”。《金丹大成集。金丹问答》:“问:背后三关?答曰:脑后曰玉枕关,夹脊曰辘轳关,水火之际曰尾闾关。”
六指泥丸、黄中、下丹田三个部位。此又称为“前三关”,与“后三关”相对。《玄微心印》卷一:“上关泥丸,心源性海之窍;中关黄庭,黄中正位之窍;下关水晶宫,丹田气海之窍。”
三道是称谓人体精气运行的三条道路的术语,即赤道、黑道、黄道。赤道即任脉,心气所由之路,心属火,色赤,故曰赤道,而火性炎上,法必制之使降;黑道即督脉,肾气所由之路,肾属水,色黑,故曰黑道,而水性润下, 法必制之使升。此二道乃“精气所由出,人物类以生存者” ,故称之为“人道”。黄道介于赤道、黑道之间,位于脊前心后,自会阴直达泥丸,“凡夫仙胎之结、之圆皆在斯境”, 故称之为“仙道”。以上说法见诸于《道藏续编泄天机》。
炼形在道家内丹术中主要指四个阶段。一谓炼养身形。即通过导引行气等炼好身体,为“得道成仙”创造条件,义同“筑基”。《至游子》卷下说:“学道者必先养其身,而后可与议矣。”“止行炼形可乎?奇士日:斯住世矣,为其返老还少也。”《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宝门大论三一诀中用了:“守神炼形为中乘。”一句。
二谓炼养 “内丹”。即通过“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等阶段,实现三归二、二归一而“结胎成丹”。《灵宝毕法》全液还丹第七说:“则大药将成,谓之金液;肘后抽之入脑,自上复下降下田,则曰还丹。又复前升,遍满四体,自下而上,则曰炼形。”又说:“此采药三百日,数足胎圆,而飞金精减一卦,勒阳关如旧,罢采药,添入咽法,咽法随四时而己。此系炼形法。”《至游子》卷下记载:“炼汞成神,炼气成形,于是后升前咽,二物合而成胎,是谓与道合真,金液炼形者也。”
三谓炼化凡质。《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炼气为形,名曰真人;又炼形为气、气炼为神,名曰至人。”
四谓炼隐形术。《太平广记》卷五十八昌容篇:“昌容……常行日中,不见其形。或云:昌容能炼形者也。忽冲天而去。”
在《性命圭旨》贞集中,总结了六门炼形法,而独推“真空炼形”:“炼形之法,总有六门:其一曰玉液炼形,其二曰金液炼形,其三曰太阴炼形,其四曰太阳炼形,其五曰内视炼形。若此者,总非虚无大道,终不能与太虚同体,此一诀,乃曰真空炼形。虽曰有作,其实无为;虽曰炼形,其实炼神。是修外而兼修内也。”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先存已身作枯木,次存赤气变为火。又存已心中出火,与形俱成火,烧炼枯木,俄顷之间,皆变成灰,灰中有烟,自然变成五邑气,气中盘旋,结为一婴儿,如自已貌。存日中有上皇日帝君绛衣冠冕,坐于日中,又有五帝衣五方冠服侍坐。双手握固,望太阳方鼻引气九过入心中。存心中日象火光,明大如斗,九光紫芒,穿入三田泥丸,皆有日光,炼濯一身,表里洞彻,身气乃来。入室瞑目端坐,存太阴在东井之方。双手握固,存月中夫人口吐白光十道,如素练清莹,渐渐觉化为水,沐浴婴儿在白气中。才候浴讫,渐渐存复本形,如真人衣冠,口吸黄华之水及月中黄气,吹于一身。良久,觉身在黄气之中,洒然森寒,即是真气来入体。四肢五脏百脉,皆令黄气阳精徧满洁净,身中万神方来。
道家修真要义:女子修炼丹法要领浅说!
丹经万卷,罕言女子丹法,实则历代女真成道者不少,而女修较男修为易,傅子谓:“女修三载,男必九年。”非虚语也!坤道功夫次第,与乾道同以道德伦理为基,以修身做人为首。
即所谓:“人学为仙学之根本,人道为仙道之枢机”者是。
至其修炼下手,女功与男功有异,此则不可不知者。男功下手,先守下田;女功则宜先守中田,即两乳中间心窝上之空窍也。男以精为本,故其功重先降白虎;女以血为本,故其功重斩赤龙;此为初功之分别处。男以精元为命,故中老年精气已衰之体,先须行补精补气之功,以使其返于纯阳之童体。
女以血元为命,故中老年血枯机绝之体,先须行补血补气之功,以使月经重至,养其生机而返于处子之童体。月信复至,再行斩之,即是斩龙以化命续命接命也。
男离女坎,坎者,内阳而外阴,纯阳存其中,赤龙一斩,即可全其体,而复为乾矣。
王宗三谓:“男重取坎填离,女重采离补坎。男重抽添翕聚,女重开辟含育。”
此实言南宗功法,悟元子修真辨难参证有曰:“男子下手以炼气为要,女子下手以炼形为要。炼气者,伏其气也;伏气务期其气回,气回则虚极静笃,归根复命,而白虎降。炼形者,隐其形也。隐形务期其灭形。形灭则四大全空,剥烂肢体,而赤脉斩。男子白虎降,则变为童体,而后天之精自不泄漏。可以结丹,可以延年。女子赤脉斩,则变为男体,而阴浊之血,自不下行。可以出死,可以入生。故男子修炼曰太阳炼气,女子修炼曰太阴炼形。”
又曰:“赤脉为本身后天之阴气所化,阴气动而浊血流。欲化其血,先煆其气,气化而血返于上,以赤变白,周流一身,自无欲火炎燥之患。欲火消而真火出,从此稳稳当当,平平顺顺,保命全形,自不难耳。”此为女宗清净修之正功。
女功下手,先须静坐,垂帘塞兑,凝神入炁穴(上述之中田),以收心养气,止念调心,务期息定神清,然后兴工斩龙。
将两手交捧上胸,并念注乳溪;自右而左,自下而上,轻轻揉摩一百八十遍,再反形自左而右,自下而上,又轻轻揉摩一百八十遍。圆转揉摩之,如阴阳相抱之太极然。揉在于斯,神在于斯;俾使气机洋溢,氤氲迥旋,斯为诀要。
复将气微微自下丹田提吸三十六口,手仍交叉捧乳,惟不揉摩,而仅用凝神寂照,调息入定之功。凡息停则真息自然往来,一阖一辟,而养成鄞鄂矣。
久久自然真炁充沛,心清液涌,微弛真意,自尔油然下降,循脐轮,穿尾闾,上夹脊、玉枕而入泥丸。稍存注之,即复下重楼,降华池,绛阙,仍入下田;而三田返还,此则又与男工无异矣。
迄乎神气充和,前后三关贯通,则不呼自呼,不吸自吸,不提自提,不咽自咽,而真阳自旺,经水自绝矣。赤龙一斩,吸气上提之功;只是冥心寂念,凝神入炁,回光返照,忘境忘情,惟入虚极静笃之无人无我境地,一任河车运行,返复循环。久久行持,自可金光万道,皓月当空,而至阳神出现,亦全与男功同也。
女修与男修同,有清净单修派,亦有阴阳双修派,而双修派中亦有上乘中乘下乘之分,下乘则堕入左道旁门中矣。惟女修之双修,傅中下乘之法者,千不得一,男修用鼎,已非上途;女修用鼎,则不堪闻问矣。
昔泥凡翁有曰:“男子双修不用鼎,用鼎终非得道人;添油小术非真诀,真诀三才为一身。女子双修总一般,无含三有育成丹;个中真一如仓粟,造化为炉熟任餐。”
又曰:“可知世有无遮会,种子原来遍大千;假个坛场作炉鼎,卢能去后失真传。”
总之,女功内丹,旨在易血益气,炼气为神;与男功之易精益气,炼气为神,并无二致也。若斩赤龙之功,在化血为气耳。(此即玉液还丹,又谓为赤龙化白凤之功)降白虎之功,在化精为气耳,至若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则男女全无二致,丹经中之所以罕言女子丹法者,以不同者,只在初关一着耳。
女修丹经,上乘者有:孙不二元君法语坤道功夫次第诗,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泥凡翁女宗双修宝筏女功指南九则。坤宁经,仙佛合宗女金丹法要(内包括坤宁经注释,斡运清净元君坤元经,女丹诗诀,群真诗诀,及女功正法等)。
女丹隐诀,孙教鸾法语秘钞,坤修玄指,女丹捷要等诸书。均为可参可修之要典,而不致误入歧途者也。
上篇: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