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现实不似你所见》读书笔记(现实不似你所见)书评

更新时间: 2025-06-16 14:42:59

阅读人数: 647

本文主题: 现实不似你所见pdf

阅读过程中回想起高中时第一次读这一类书,第一次梳理量子物理历史,所受到的强烈震撼。在飞机舱燥热的空气里,额头的细汗不知是来自于热度还是专注,头脑紧紧跟随那些看过的、理解过的、却值得无数次复习的惊人理念穿越时空。不断发展的科学日新月异,距离上次阅读已经过去那么多年,新的发现和概念不断被提出,因此重新阅读类似书籍并汲取新的知识,永远是愉悦的。科学来自永恒的好奇与质疑。出发前恰好在一部纪录片里看到,当年冥王星被除名出太阳系时,一些人打着“保卫冥王星”的旗号,说出的确是迂腐无知的话语,他们强调从小的学习就告诉他们冥王星属于太阳系,这样的修改会使人混乱。看到这样的言论,我不知该生气还是该好笑,科学本来就不是永远正确、一成不变的东西。我甚至遥想当年提出新概念却被教会残害致死的科学家们。原来迂腐那么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甚至时至如今,还在阻碍着科学的进步。现实不似你所见。人们窥见的不过是自然奥妙小小的一部分。生活在如此奇妙的世界中,光是存在都令人震撼和珍惜。科学的直觉类似诗歌的直觉,都具有强烈的洞察力,能穿透迷雾,直达事物本质。保持好奇、细心、不盲从,无从从事什么职业,便都能从自我独有的角度,真实地理解到生存的奇妙。不一定要成为科学家或者诗人,但人一定要保持科学的思维和诗性的心。【摘抄】1 也许我们如今所了解的一切都只是我们目前尚未了解的某种东西的近似。2 伟大的科学与伟大的诗歌都充满想象力,甚至最终会有同样的洞见。3 这种永恒的质疑,正是科学的源头。4 科学就诞生于这种谦卑:不盲信我们过去的知识和直觉,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不相信我们的父辈与祖先积累的知识。5 就我而言,我喜欢直面我们的无知,接受它,并力求看得更远一些:努力理解我们能够理解的。不是因为接受无知是避免陷入迷信和偏见的方式,而是因为接受我们的无知首先是对自己最真实、最美好,尤其是最诚实的方式。6 力求看得更远、走得更远,对我来说是赋予生命意义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现实不似你所见》读书笔记(现实不似你所见)书评

承认自己的无知——《现实不似你所见》(现实不似你所见)书评

高中毕业后就几乎没学过相关的物理理论,虽然大学时学了大学物理、几大力学,但是对于基础理论上的却接触很少。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自己没有看懂,字都认识,但是却不懂。所以对于要说对书中的理论有什么感悟,我实在说不出来。只能有浅显表面的感悟:世界的浩瀚与未知,人类的渺小,自身的无知,世界并非我们所见、更并非我们所想。无穷也是有限的,没有无穷大,也没有无穷小。未知领域的探索需要勇气和智慧革新已有的认知。正视自身渺小,勇于挑战权威,继续向前。我们就像是地底下渺小而盲目的鼹鼠,对世界一无所知。但我们一直在学习;昨天的无知可能被今天阐明,今天的无知可以被明天照亮。敏锐地意识到我们的无知,这正是科学思想的核心。敏锐地意识到我们的无知,这正是科学思想的核心。

摘录(现实不似你所见)书评

正如问我们的星系是在仙女座的上面还是下面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一样,宇宙中的两个事件也不存在之前或者之后。把此时当做全宇宙的此时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在某个地方肯定存在一个与你一样的读者,正在读者一本同样的书(无限极其浩瀚,原子没有足够多的组合方式使物体全都有所差异)描述三维球面的最佳方式不是尝试从外面看,而是去描述在内部运动时会发生什么。(p86) 万物相互吸引,因此对有限宇宙而言不塌陷的唯一方式就是膨胀。(p90)电子不是始终存在,而是在发生相互作用时才存在。当没有东西扰动它时,电子不存在于任何地方。(102)粒子是场的量子化,正如光子是光的量子化。(109)空间的分割是有极限的,在某一特定尺度下,没有东西能够进入,更确切地说,那里什么都不存在。(129)引力子构成空间本身,空间的量子没有存在的位置,因为它就是位置本身(146)时间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离开事物的活动,人们就不能感知到时间本身(149)描述钟摆的运动完全可以不使用时间变量,例如可以使用脉搏作为自变量,由此可见,时间不是必须的(154)我们并不敢设想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我们的优势在于坐在他们的肩膀上,这让我们比他们看的更远(184)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