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39:29

站內所有关于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有关的所有知识

曲终人散(大唐悬疑录

曲终人散终有时,《最后的狄仁杰》系列来到了最后一本。在这一本中,前面所遗留下来的悬念都将揭开谜底。“朝廷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矣!”看到这句话,就想起了《神探狄仁杰》中则天皇帝听闻狄仁杰离去后那种悲痛的心情,让人感叹不已。

作为宰相,狄仁杰一生兢兢业业,为了大唐、大周的黎民百姓奉献了所有的智慧与力量。为了帝国的延续,为了帝王的顺利交接,也为了周边的安宁,他不顾身体的疲惫与心里的伤痛,将心血倾注在这最后一案中。突厥、二张、内鬼,内忧加外患,让狄仁杰精疲力竭;谢岚、从英、景辉,让他操碎了心。胸怀国家,不忘晚辈,狄仁杰把一个垂垂老者、帝国能臣、千古神探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这本书中,对于沈槐所做所为有了一个解释,让大家知道了他这么处心积虑地将杨霖送入狄仁杰府中是因为什么。他想让杨霖冒充谢岚,以达到他心中那不可告人的目的。

谢岚是狄仁杰的两位故人,谢汝成和郁蓉之子。而郁蓉。一直在狄仁杰的心中留下了不可消磨的印记,或许说郁蓉是狄仁杰的初恋也不为过吧。在二十多年前,因为一场政治斗争,谢家惨遭灭门之灾,而谢岚的父母随历经艰险,但是终没有逃脱死去的命运,他们唯一的爱子谢岚也不知所踪。狄仁杰经过多年打探,也没有追寻到谢岚的下落。目前看到有人手持郁蓉的遗物,心情的激动就别提了,恨不能一下就将郁蓉的孩子给收留下来。

...

狄仁杰里的儿女情长

在《最后的狄仁杰》第四部里,我终于等到了我期待已久的,狄仁杰与郁蓉。很奇怪的,在读唐隐笔下的狄仁杰的故事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不是狄仁杰又遇到了什么惊天大案,而只是他隐匿心中几十年的那段感情纠葛。在狄仁杰成为一个神探之前,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男人,但是在我们印象里的狄仁杰的故事中,却很少有提及他的情事。因此,当在唐隐的笔下读到这样一个女性的时候,我的好奇心被大大的带了起来。虽然故事中,对于郁蓉的描写不是很多,但是我依然对这一个昙花一现的女子有了莫名的好感。在第一部中,郁蓉识破了玉器商人的骗局,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女子;当谢汝成被冤杀的时候,郁蓉的义无反顾的跳入冰冷的江水之中,追随自己的丈夫而去,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极为贞烈的女子;当酒桌之上,郁蓉倔强的将酒杯泼向许敬宗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极为刚烈的女子;当郁蓉向狄仁杰送出写有自己诗作的折扇的时候,当她颤抖着问狄仁杰是否喜欢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我们更知道,郁蓉心底是喜欢着狄仁杰的,或者从郁蓉第一次见到狄仁杰款款而谈的时候,便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伟岸的男子,;我们也知道狄仁杰对郁蓉更是有着一份不一样的情愫,不然也不会在心里惦念了几十年依旧念念不忘。我始终不能释怀的是,狄仁杰究竟为何会去狠下心来拒绝这样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难道说所谓的家国大业,就真的不能够儿女情长了吗?除去了狄仁杰与郁蓉,《最后的狄仁杰》的第四部,也是让我读的最揪心的一部。袁从英,这个经历过无数次生与死的男人,在救出了安儿之后,终于随着伊柏泰一起沉没于茫茫大漠之中,再无踪迹。虽然,我们知道,袁从英不可能就此死去,但是心里依然会忍不住的为他担心,他究竟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够逃离生天;即便逃出去了,面对着众叛亲离的境地,他究竟又要如何自处?他的大人,放弃了他;他的朝廷,将他视为叛国者;为了他的大人,他的朝廷,袁从英付出了包括自己生命在内的所有,但是却落得如今的下场,其境遇难免让人唏嘘。不知道,在狄仁杰故事结束的时候,唐隐会不会给这个男人一些安慰?唐隐的笔下的狄仁杰与影视剧中的相比,少了一些传奇色彩,多了一些烟火气息。不论这个男人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过去,如今他也只是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在无情的岁月面前,他终究是会弯下自己挺拔的身子,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牵绊。比如那段萦绕心头几十年的爱人郁蓉,比如那个被发配边疆的儿子狄景晖,比如那个曾经与自己生死相随十年之久的袁从英。或者,这样的狄仁杰才是最真实的吧!

...

走入人间的狄仁杰

开始知道狄仁杰始于小时候听得《狄公案》评书,公案书,与其他的公案类小说区别不大,因此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后来上大学时候读了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紧张的情节、曲折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刻画,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形象。再之后,钱雁秋导演的《神探狄仁杰》热播,引起了一股狄仁杰热,尤其是其中的最大CP狄仁杰与李元芳,还有那句最著名的:“元芳,你怎么看?”一时火遍大江南北,狄仁杰探案高手的形象形成了一个定格,至于说他本人在政治上的成就,作为一代名相的功绩,反而不被人所知。

唐隐老师的《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系列作品,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描写不为人知的狄仁杰,来描写一个为国为民殚精竭虑的狄仁杰,同时也描写了一个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付出所有的狄仁杰。从这部书中,不但能够看到作为良臣、作为政治家、作为探案高手的狄仁杰,也能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普普通通的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与怜惜,把狄仁杰这个高高在上,近乎神话了的人物,重新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好象是身边大爷角色的人,将暮年狄仁杰的无奈、揪心、爱护、传承表现的淋漓尽致,与其他的狄仁杰作品相比另有一番特色,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

结局即将揭晓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很多为人所熟知的盛世、例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康乾盛世。有犯罪就会有神探,因此我国古代风建社会也有一些为我们熟知的神探,例如包拯、狄仁杰、宋慈、施世纶,从书籍到评书曲艺再到影视作品都会出现这些神探的身影。

《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这部系列悬疑小说的历史背景就是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主政的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悬疑小说因其自身具备的特点就吸引读者,加上真实的历史时期,真实的历史人物,让读者更有兴趣阅读这部小说,从小说中我们可看到作者巧妙地构思,庞大的格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精彩严谨,并不夸张。近年来关于狄仁杰的影视作品非常多,特别是那句经典的台词:元芳,你怎么看? 让人洗脑。在阅读《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这部小说之前,我都想书中会不会出现李元芳,影视作品中的李元芳被书中的袁从英所代替。书中塑造了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狄仁杰,对于国家,他对抗奸佞,忠君爱国,对于儿子,父子失和,他痛心无奈,对于下属视如己出,关怀备至。

《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4》和前三本书一样,精彩继续,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关于袁从英的,后一部分是关于狄仁杰的。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时期大多数是由汉族人所统治,但是同周边一些民族进行战争是屡见不鲜的,本书前一部分就描述了大唐和突厥的战胜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主角一定是袁从英,甚至是这本书的主角都是袁从英。袁从英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敌人的大后方彭城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联合梅迎春在沙漠边拦截杀敌人的时候充分体现了袁从英武艺高强,但是袁从英不仅武艺精湛,同时智谋高深,设计切断了内奸钱归南和敌人的联络通道,为后续狄仁杰的出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袁从英与裴素云之间的感情却显得不是那么纯粹,袁从英利用了裴素云的感情,当裴素云知道真实情况之后,对于裴素云的打击可想而知。后一部分狄仁杰,写了狄仁杰年轻时和郁蓉的感情,狄仁杰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没有选择和郁蓉在一起,最终郁蓉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谢汝成,狄仁杰在这本书中戏份并不是那么精彩,星星点点的做点事。期待最后的结局。

...

历史背后的玄机

那一年的洛阳白马寺人迹罕至,秋风瑟瑟下狄仁杰之墓都带着一点凄凉,同友人在狄仁杰墓前感慨万千,曾经的大唐名相百年之后也不过黄土一捧,有多少历史风流多少诡谲案件都长眠地下,后人所见不过一鳞片爪。

近几年影视确实有点狄仁杰热,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老年少年狄仁杰都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包拯第二,断案如神。本书是最后的狄仁杰系列第一部,能看出作者唐隐有野心想写出不一样的狄仁杰,故而把时间都压缩在了狄仁杰的最后一年,让故事更显惊心动魄,以及人物临近死亡的大恐怖。

唐隐的小说优点非常明显,拿本书来说,故事的铺垫非常完美,找不到什么逻辑和叙事上的漏洞,即使只看一小段都很容易沉迷进去,跟随剧情一步一步往前走,心里好奇谁是幕后黑手,即使知道最后一定会真相大白,期间也会担心狄仁杰的安危,这就是小说整体氛围塑造的好,很显水平。还有人物,很多细节描写让人物变得非常生动,像几次写狄仁杰背影和最后看袁从英的剑落泪,狄仁杰就一下从高不可攀的大唐宰相变成了有些伤春悲秋的老人。

不过这里也有一点问题,就是袁从英和狄仁杰之间的关系描写有些过度,诚然是为了突出二人感情,但一些个别句子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动不动就狄仁杰上前拉着袁从英的手嘘寒问暖,动不动就互述真情,也不怪乎书中让狄仁杰的小儿子狄景晖吃醋,进而生出许多事端,但没有冲突故事也进行不下去,也可能作者故意如此吧。

...
相关标签:
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全本百度云 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有声小说 太古灭世帝诀 太古神境是什么 太古龙帝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