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感情的棒评
悬疑恐怖成分大于推理,优缺点明显。
优点:作者不愧是灵异小说出身,下床看人/尸池/夜半观刀,氛围营造一绝。反转也精彩,虽谈不上意料之外,却依然很爽很好读。
缺点:推理部分收尾仓促,动机牵强,为了暗黑社会派而牺牲真实性,反而不会引人唏嘘。我不相信一个精英组成的团体会如此轻易受制于人且没有主见,也不相信一群高智商的准医生会这么“团结”,越聪明的人越瞻前顾后,主谋够变态但我不觉得够精明。
几处留白的个人理解: ①裘元老医生是大佬,我猜中药应该有毒。
②费志刚是下毒主力之一尸池也是他一手策划的英雄救美一箭双雕,文秀娟排除他应该是故意把小白兔交给大灰狼,她这种人我不觉得生命最后会有悔过从善的念头。但费志刚爱柳絮应该也是真的,但到后来爱的比重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觉得他最后给柳絮发短信报警不全出于爱意,也有做戏留后路的成分在。但夜半观刀倒也不可能是要杀柳絮,大概只是一种内心阴暗的象征+自我安慰吧,能策划尸池事件的人不会这么蠢。
③有人说结尾郭慨的咯噔缱绻小小说里描写的女孩子是得绝症的文秀琳。这显然不可能啊,就是一个中二病深陷情网的小男孩自己脑补的玛丽苏偶像剧罢了。又心酸又好笑。如果不是第一部铺垫太少文风又比较割裂的话,痴情的郭慨还是很好哭的,至少在我看来是全书除了姐姐以外唯一一个值得喜欢的角色了。
作者往文秀琳的气质上靠,我觉得有要表达两个人的形象渐渐重回的象征意味在。两者都是局外人,彼此不曾认识,但大概是全书唯二两个真情实感对文秀娟好的人了(项伟有脑补和移情成分所以不算),两个人都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如此可悲。
人物:大多数比较纸片,要么坏要么蠢,但女主形象刻画不错,成长线也比较自然,第一次不讨厌傻白甜。但还是觉得她没什么好喜欢的,可能直男就喜欢这款?虽然但是,我替郭慨不值,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眼里有光、中二却可爱的少年傻笑着说“我给你耍套拳好么?”
ps:本来想给三星,因为原型朱令案引起我极度不适。评论里说雪穗和东方列车,但我觉得作者原型案件改编得不太高明。第一部简直就是朱令案医学院背景再还原,要不是后面文秀娟真实形象的交代拒绝我这么想象,我简直要以为这就是对朱令案的猜测演绎了。时间线重合度高、也有个早亡的姐姐、也有明显与自己不合的室友、会民乐各方面很优秀完美、毒药也一样。牵强的地方都源自改编,写得好的地方都源自真实案件。况且现实中真凶依然逍遥法外。不是要说作者不尊重受害人,只是总觉得这么写很怪,也不知道是不是原型案件太有名我又连着看过不少ptsd了。
但读下来真的很好看,国内算是屈指可数的优质作品了,所以还是四星叭嘻嘻。

每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都源自一个解不开的执念
8号 【装帧( 10)/10】【文笔(15)/20】【诡计(30)/30】【阅读体验 (35)/40】【总分(90)/100】 曾有人批评中国的推理小说读者,说他们只重视结局,一旦在故事的开头猜到了凶手,就马上认为书不好看,而丝毫不会再去在意谋杀的动机与细节的策划。于是,当二流作者还在甩锅读者时,一流作者已经设计好了凶手的性格与谋杀的动机,他们在一大片空地上悄悄搭建起了故事的梗概,继而再通过一系列精心布置的伪装将它们掩藏在虚构的背景中,在这里,每个人都看似无辜,每个人又都看似凶手,直到那个最合适的人,在最适当的时机,透过层层迷雾,穿过各个叵测的人心,以剥丝抽茧、逐级递进的方式一步步逼近真相。 比如,那多老师的《十九年间谋杀小叙》。 不同于大多数推理小说的桥段,在《十九年间谋杀小叙》的前1/4章节中,谋杀并不是完成时,而是正在发生,受害人还尚未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却正在走向死亡。罪恶持续发生,受害人却尚不知道对手是谁。在这场智慧的比拼与心理的博弈中,紧张、悬念与刺激如同一张满弓,被直接拉到了临界点。 与受害者倒计时的生命瞬息须臾相对照的是一场“路漫漫其修远兮”地间或持续了十九年的谋杀。当一场意外引发了一个执念,而一个执念又引发了一系列执念之后,谎言与错误一经开始就无法刹车,于是,一连串的爱恨情仇上演了。在这场受害者数量呈滚雪球式增长的罪恶中,没有谁真正笑到最后,即便那些加害者,同时也毫无疑问地都是受害者。 黑白之间是灰色的地带,人性也从来没有单纯的善或不掺杂的恶。即便单纯善良如主人公柳絮,也在捉黄雀、找猎人、逐步发现真相的过程中,被卷入不杀伯仁的悲剧… 粗看之下,柳絮与文秀娟这对姐妹花正像《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与哈桑,她们中的一个因为自己的胆小与懦弱、没能帮助受到伤害的另一个,直到那个不可挽回的后果,直到几年后随着年龄增长、岁月渐长…而当阿米尔在家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完成他的救赎时,尽管柳絮也最终成为了那个她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勇敢、自信、笃定如文秀娟的样子,然而,她果真找到自己的幸福了吗?真相之后,她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由复杂人性所构成的巨大的黑洞、是一个由执念堆砌而成的凝望着她的深渊……站在好友墓前的她终于明白,如果纠结于执念,故事不会有结局,她需要的不仅仅是真相,还有原谅。至此,本格推理与现实派完美结合。 从构思到最终写就,《十九年间谋杀小叙》足足历时六年,在这六年中,曾经高产的那多老师几乎没有其他作品,《十九年间谋杀小叙》可谓磨剑之作。它不仅成功地做到了最后一页之前没有真相,更将故事设置成了一场猫鼠游戏,它既是凶手与侦探之间的角逐,也是受害者与真凶之间的真心话大冒险和生死时速,妙趣只在阅读中方可体会。
内含大量剧透的读后感
《十九年间谋杀小叙》 看之前就知道是以朱令案为灵感,读起来还是酣畅淋漓。描写的很好的悬疑小说,推理部分有点弱,而且故事可读性很强,情节动人。书买来第一时间看完,后劲来源于同学投毒这一事件的震撼感。 可惜对话和心理描写,实在是有点弱,不知道是因为男性作者的缘故还是其他,对女生之间的心里把握实在是不细腻,可以说平铺直叙,非常没有代入感。 女孩子之间那种互相嫉妒又互相帮助的复杂情感,宛如秋雨中的藤蔓,纠缠不清又彼此独立,实在是非常好的素材,可惜没用上,只给了一个站不住脚的蠢理由结案,有点可惜。 看的时候一直想要是最后柳絮也是凶手就好了,一直当榜样对待的舍友,内心难道不会产生一些其他的情绪吗?
一个医学生,知道自己被投毒了,身体一天天走向衰败,却找不到投毒者是谁,她在半夜下床,走到每个人的床铺前凝视她们熟睡的脸,想知道到底是谁白天若无其事背后却想致你于死地,被投毒者最后放手一搏却输得一败涂地,在绝望中走向死亡。 这个情节太牛逼了。 还是以第三人的视角写的,想想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室友站在每个人的床前看着她们,而且马上就要走到你床前,头发碰到你的脸,你甚至能感觉到她呼吸的热气,我要窒息了。 还好是在家看这本书,不是宿舍。 而且文秀娟那个拯救自己的操作真的是太聪明和有勇气了,知道真相后更唏嘘不已,知道自己正在一点一点被杀死是什么感觉呢,没有人相信自己,我中途都觉得是不是她的幻觉,没有证据,溺水的人最后发出的求救信号,被所有人“忽略“了。也许命运的书,早在你动手的那一刻,就书写好了所有人的结局。 特别是最后她的自白信,这里作者借凶手之口说出那段 “她把这样大的秘密交了出来,来换我们停止下毒,来换自己活下去。不得不说,对一个年轻男人,可以完全掌控一个女人,甚至她竟然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奴隶,这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读来触目惊心,虽然大部分男性悬疑作者都不同程度的厌女,不过这段话,倒是打开我的新思路。 看到豆瓣一个短评“唐泽雪穗登上东方快车” 实在是精辟... “众目睽睽”这四个字实在是太有力量了 每个人都在互相打掩护,预谋一场安静的谋杀 而她身在其中,逃无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