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能一口气读完的的推理小说
剧情的构思很巧妙,时间跨度很大,出场人物很多,最后集体杀人的真相让人眼前一亮,是让人能一口气读完的小说。柳絮是个压抑到神经质又胆小懦弱的女生,作者的描写一度让我以为她有精神疾病,下毒是臆想或者人格分裂,为后文的反转铺垫。文秀娟的剧情,仿佛在看中国版的唐泽雪穗。
相对地,缺点也很突出,首先就是失衡感很强,就像是布了很大的局,结果却不能各方面都考虑周全,花了太笔墨去塑造主角,其他出场的人只寥寥几笔,让人觉得这些配角跟主线剧情的关联很弱,最后的真凶在前部分甚至属于被一笔带过的人物,杀人的真相和动机就显得不那么让人信服。
其次,相比于前两部分的详细描写,真相部分太过仓促,关于集体的动机并没有详细的展开,而且选了一个集体的代表去切入,集体中其他人居然都同意了?本来看到集体杀人觉得高潮要来了,但是这部分剧情居然很平淡地结束了,让人意犹未尽。
此外在某些角色塑造上,人格、人性、亲情、爱情的描写都很平淡直白,所以感受并不深刻,这些人好像不是出于自身的内心必须要做什么,他们的行为就像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去做什么,就像是工具人,过于肤浅。
总之,花了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小说,前面还是很期待的,最后却是有点小失望,不过总体来说也是不错的悬疑推理小说。

谋杀案,必须有动机才行
【装帧( 9)/10】【文笔(18)/20】【诡计(26)/30】【阅读体验 (32)/40】【总分(85)/100】
从装帧来讲,本书的确花费了不少心思。别出心裁的书封,内页手写体的书信,以及将第二章用灰色纸张印刷,区隔于第一、第二章,加剧紧张气氛,非常有画面感。有点悬疑片儿的意味。
那多文笔不错,行文非常流畅。有一点小问题:口语化的部分,有的还是太粗燥了,有点阻隔理解。另外:发现两处错别字,希望将来有机会再版可以改正。
这部小说是典型的悬疑小说,绝非日式的推理小说。虽然也是叙述现代社会案件,与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大相径庭。尽管在开篇我们就知道了死者是谁?但无法判断凶手,只能跟着作者的笔寻找线索。然而,作者又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线索,新的死亡,慢慢地将整个案件织成了一张网。作者自己就是那个织网的人,哪里织的密,哪里织的疏,才真正让读者见识了作者的功力。总体来说,那多所设计的诡计还是很难让人一眼看穿的,而且花样翻新,稍不留神,便会忽略。猜过几次凶手,都没猜中。最后一秒才知道谁是凶手,要算好小说了吧?
如果只谈阅读的顺畅感,这本书是不错的。我利用周日的大概四、五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大学时期的同窗离奇死亡,女生柳絮又早有警觉。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柳絮依然想查出真相,还自己内心一个安宁。这是小说的主线,可以说非常精彩。可是,被害人的家庭背景以及成长经历,做为整个案件的衬底(副线),却不够完美。以至于通过各种推理分析,证据调查,最终指向的凶手,令人不由得问一句:凶手的动机是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我阅读过程中最大的失落。因此,在阅读体验上扣分较多。
作为国产悬疑小说,这本书还是值得读的。
一些吐槽和感想
1.第一部恐怖氛围营造的还不错,大晚上看还有点吓人。
2.个人觉得全书高光的地方在文秀娟的视角,人性的黑暗表现的淋漓尽致。
1.作案手法和动机太粗糙。本来可以衔接的更自然一点,前面很多东西都没有铺垫,到后面揭开真相就很突兀。战雯雯、费志刚就是工具人。
2.郭慨,柳絮的舔狗,也是工具人,死的也很冤。他幻想的那些舔狗的爱情故事和整个故事都很割裂,我还以为这里面有什么线索,结果就是普通的幻想。
总之,前面都还可以,后面没圆回来,很拉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