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想象的分类

更新时间: 2025-07-20 14:03:07

阅读人数: 472

本文主题: 幻想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时间:2023-11-16 10:43:38

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出题形式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呈现。因此需要考生将想象的分类以及有意想象的分类进行熟记,除此之外,每一种想象都要理解性记忆。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例如:当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产生起伏的山峦、柔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事物形象,儿童的想象往往没有预定目的,因此,他们经常产生的是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例如: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设,文学艺术家在脑中构思的任务形象,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获得的某些知识和经验,工程师的建筑物蓝图设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出现了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物形象;机械制造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机器的主要结构;看到祖国地图形状,脑中产生山川、湖泊、河流、高原、山脉等形象,建筑工人根据设计图纸想象出来未来高楼大厦的形象等,都属于再造性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例如:设计师在脑中构思新型宇宙飞船的形象;作家在脑中创造新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发明家对自己将要发明的工具形象的构思等都属于创造性想象。

产生创造想象的条件有: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的条件。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

例如:小明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教师,这就是理想。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守株待兔”就是空想。

1.当小朋友看到北方冬季窗上的冰花时,会觉得它像梅花或树叶等,这体现了幼儿的( )。

A.再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题干中幼儿看见窗子上的冰花想象成梅花和树叶,是不需要目的和意志努力,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这是无意想象的体现。故本题选择D。

2.设计师在脑中构思时装周的衣服设计图,这属于( )。

A.创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创造想象指的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题目中设计师在脑中构思时装周的衣服设计图,是没有现成的描述,独立进行想象的过程,这属于创造想象。故本题选择A。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想象的分类

专项刷题︱心理学(七)

我们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时,头脑中浮现出草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是( )

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大脑里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属于( )

吴承恩在小说《西游记》中塑造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的想象是( )

“幻想是一种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想象,不宜提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想象的知说明理由。

解析: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空想三种形式。幻想是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发展的推动力,是具有进步意义和有实现可的积极幻想。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科学幻想和理想是我们所要提倡的幻想,而空想是不可取的。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创作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是想象过程中的( )

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千手观音形象、雷公和电母等形象分别利用的想象加工方式是( )

报告讲演所采用的言语类型是( )

解析:报告讲演是有计划性、有准备性的活动,属于独白言语。

看见“朝霞”后下雨,看见“晚霞”就放晴,即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通过对朝霞、晚霞与下雨、晴天的关系的多次感知,概括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符合思维概括性的第二层含义,故选B。

)早晨开窗发现地面大面积潮湿,便推断昨夜下雨了。这体现了思维的( )

解析:从地面潮湿(媒介物)推断出昨天晚上下雨(没有直接感知),符合间接性的定义,故选B。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常考知识点,一般会结合例子进行考查,其中再造想象考查频率更高。考生在做题时,只要题干表示通过阅读文字或者符号产生新的形象,就属于再造想象。读者阅读属于再造想象,作者创作属于创造想象。

专项刷题︱心理学(六) 2022-05-12

专项刷题︱心理学(五) 2022-05-11

专项刷题︱心理学(四) 2022-05-10

心理学系列想象丨第⑧天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1) 视觉表象(想起母亲的笑脸)

(2) 听觉表象(想起吉他的声音)

(3) 运动表象(想起舞蹈动作)

(1) 记忆表象(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内涵: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例子:学生常常出现的“白日梦”现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内涵: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概念: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概念: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

概念: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概念:根据一类事物共同、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典例: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想象的遇见功能是指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活动进行的方向

借助想象可以弥补人们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获得更多的知识。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 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 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3) 正确理解词语与事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1.体现了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形象

2.幻想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1、【2019年平顶山 单选】我们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时,头脑中浮现出草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是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