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
中想象的分类主要以客观题考查为主,例子和概念单选都会涉及到。这部分知识点较为容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性记忆。能够区别不同种类的想象,尤其注意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看到天上的白云觉得像棉花糖,看远处的山感觉像一条巨龙或者做白日梦等都是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看小说时根据言语的描述想象主人公什么样子,买房看图纸想象之后的样子。
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设计师设计图纸;艺术家设计作品,作家写故事,写文章等。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如想成为一名老师或者老板,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有现实依据。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如想长出翅膀飞上天,没有现实依据,不可能实现则是空想。
在考试中,有意想象考的最多,但关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同学们区分不了,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两者的区别,准确把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再造想象:①依据别人的语词描述或图形的示意为前提;②所想象的新形象是在生活中已经存在了的事物。
做题技巧:看书人、听书人等都是再造想象。更多是第二次,读者的想象。
创造想象:①不依据现成的描述,独立的创造;②所想象的新形象是首创的、新颖的。
做题技巧:写书人,更多是第一次作者的想象。
1.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象属于( )。
A.幻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A选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B选项,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C选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D选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由于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句描述而在头脑中出现的相应的图象属于再造想象,故答案选C。
2.人们对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
A.表象 B.联想 C.想象 D.印象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定义。
选项A,表象是指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选项B,联想是指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联想本身不属于想象,但也可以创造新形象。比如诗人在看到“修理手表”几个字,便会联想到“修理时间”。
选项C,想象是指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选项D,印象是指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根据题干,描述的为想象的概念,故本题选C。

教师资格考试想象的分类
2023-01-13 12:34:00
生活中我们常常夸赞别人“你想象力真丰富”,但也有时化身怼人大师,嘲讽人时也说“你想象力真丰富”。那么究竟什么是想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理学中的想象的概念以及想象的分类,同样的,这一部分知识点,也是咱们在考试题目中经常遇到的,但总的来说,这部分内容是相对简单的,一般是以例子类型的选择题出现。
首先,在心理学中,想象指的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那么什么又叫表象呢,所谓的表象,就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比如,提到“时钟”,大家脑海中自然就想起时钟的形象,这便是表象。而所谓我们的想象,正是对头脑中表象的加工改造,比方说,给时钟加上一对翅膀,这个时候形成的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想象了。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是一种形象记忆的过程,因此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则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它创造出来了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
而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一、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比如上课无意中走神,想象到自己在电脑前打游戏,这种没有目的也无需努力的想象,就属于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发展的极致,便是梦。
二、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比如老师让大家想象一只红色的大象,这种预先有目的,也需要大家花费努力才能进行的想象过程,属于有意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比如学生阅读龟兔赛跑的故事,脑海中想象出来乌龟与兔子赛跑的画面,这种就是属于再造想象了。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
2.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比方说一些作家在构思自己的作品中人事物的形象时,大多都是属于创造想象,一般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创造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想象产物。
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比如,小学生幻想长大之后当宇航员,这种幻想就是属于可以经过努力学习获得实现的理想;小学生幻想能够长出一双像大鹏一样的翅膀,这就是脱离现实,无法实现的空想。
教招知识点
考情分析:通过历年试题解析,想象的分类在招聘考试中属于常考考点,考察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即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形式出现。考察形式主要是侧重理解类反选,通过分析题干,进行想象种类的区分。
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它是人们在某种环境刺激下,不自觉地想象某件事的过程。
2.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它是人们在一定目的的情况下,需要意志努力完成任务的想象。
1.我们看到天上的云会不由自主地把它想象成大象。(无意想象)
解析:在云的刺激下,没有目的+不由自主,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是无意想象。
组织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时问道:“你看到的云朵像什么呀?”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引发幼儿的想象。(有意想象)
的提问有利于幼儿明确观察目的,所以是有意想象。
3.实例区别:关键抓住幼儿在说云的形状像什么之前,是否有明确目的伴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去思考,都没有时,那就是无意想象。
【单选】看到天空中的浮云,我们会自然想到像山峦、像奔马、像羊群......这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A。解析:看到天空中的云,就“自然”地想到其他事物,说明没有目的,是不由自主地想象,因此属于无意想象。
按照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和心理过程。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新颖性、首创性。
注意点:二者是从独立性、创造性、新颖性的程度不同进行区分,所以再造想象也有一定创新性、独立性的成分,只是再造想象的独立性差、创造性水平低。
1.没去过滕王阁的人,吟诵《滕王阁序》时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美景。(再造想象)
解析:读者是在语言文字的描述下进行的想象,有现成的描述,所以是再造想象。
2.吴承恩将人和猴子结合创造出争抢好胜与忠心师傅的孙悟空。(创造想象)
解析:吴承恩是写书人,是独立的创造出“孙悟空”的形象,所组合的的形象是首创的,新颖的,所以是创造想象。
【单选】糖糖听完《白雪公主》的故事后,马上假装自己是王后,对着镜子有模有样地说:“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然后又跑到镜子前,粗声回答说“白雪公主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此时糖糖的想象属于( )。
A.机械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答案】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形语言文字的描述。糖糖听完《白雪公主》故事后,在语言文字的描述下产生新形象,扮演文学作品的王后和魔镜,模仿他们的语言,这说明糖糖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
1.【判断】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成一架新型飞机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 )
1.【答案】×。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和心理过程。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新颖性、首创性。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成一架“新型”飞机的形象,具有首创性,属于创造想象。
2.【单选】平平望着天上的云彩发呆,一会儿觉得云彩像一条小河,一会儿觉得云彩像一座座高山。平平的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答案】A。解析: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它是人们在某种环境刺激下,不自觉地想象某件事的过程。题干中“平平看着云彩一会觉得像小河,一会觉得像高山”说明是不由自主的进行想象,体现是无意想象。
3.【多选】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意想象的有( )。
A.看到窗上的水霜,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美丽的树林、陡峭的山峰等
B.阅读小说时,根据小说语言描绘出男女主角的样子
C.上课走神,想象自己飞出窗外
D.曹雪芹塑造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3.【答案】AC。解析: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A选项“不自觉”说明是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是无意想象。B选项“依据小说语言描绘男女主角的样子”是依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是有意想象中的再造想象。C选项“走神,想象自己飞出窗外”是没有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象,所以是无意想象。D选项“曹雪芹塑造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曹雪芹是写书人,他在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林黛玉的新形象,所以属于创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