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想象”
在心理学中,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偶尔出现主观题的考察。常考例子型的单选题除此之外,也可能考察概念反选的单选题,部分地区可能会考察概念型的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这一部分考频较高,因此需要理解每种分类其概念的含义以及掌握常考的例子。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是一种最简单、初级形式的想象。
例子:看到形态各异,变化莫测的白云,大脑中想到“棉花糖”、“白羊”和“小女孩”等事物的形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诗人李白看到月亮时,大脑中想到“白玉盘”的形象。
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性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例子:欣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脑中想象出画中的各个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在读西游记时想象出各种妖怪的形态长相;建筑工人根据设计图纸想象出未来高楼大厦的形象。
创造性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子:建造师在设计建筑物蓝图时的想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阿基米德等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设;作家在大脑中构造各种事物、人物的形象。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①理想:积极的幻想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性的幻想,因此积极的幻想又称为理想。
例子:小明未来想成为一名宇航员。(现实有宇航员这一职业,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宇航员)。
②空想:消极的幻想是指不符合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性的幻想,因此又把消极的幻想称为空想或白日梦。
例子:守株待兔。(偶发性事件,无现实规律可循,无法通过努力实现);羽化而登仙。(无现实基础,不符合科学规律,无法通过努力成为神仙)。
再造想象: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创造性程度较低。
创造想象: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性程度高。
理想:有现实基础,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空想:无现实基础,无法通过努力达到。
1.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 )。
A.记忆表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1.【答案】C。解析:再造想象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属于言语的描述,根据言语的描述

中学科目二知识点:想象的概念及分类
时间:2020-10-20 16:02:42
有没有经常觉得做梦很美好,因为在梦里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实现,那做梦其实从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无意想象。今天大家就跟着老师的步伐,一起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想象吧!
想象这部分知识点在中学教资科目二考试中常以例子型单选进行考查,除此之外还会考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理想和空想的辨析题,所以需要同学们掌握想象的概念以及分类。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所以要知道什么是想象,我们得先知道表象的概念,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做题关键: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做题关键:有目的性,自觉进行。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例子:①读者阅读《西游记》,头脑中呈现关于西游记的人物形象。(读者通过书中言语的描述,形成事物的形象,这属于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例子:①作者编写《西游记》,头脑中呈现关于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作者独立创造出书中的人物形象,这属于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强调有外在提示;创造想象强调独立创造。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符合客观依据,能实现的是理想;违背客观依据,不能实现的是空想,如:水中捞月。
1.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 )。
A.幻想 B.空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多选】2.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这个事件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这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领取【教资笔试白皮书】
”获取【教资模拟卷+掌上宝300题】
”查看【中学学段主观题常考60题试题及解析】
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zgjsks_sjj)
打开幻想之门
近日,海陵图书馆在二楼报告厅举办了“打开幻想之门--《山海经》之奇珍异兽少儿大想象”活动。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话传说的先秦奇书,其中山经部分记载了很多的奇珍异兽,有些外形十分夸张,而且传说还有神奇的力量。
活动现场,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山海经》中的一些传说以及传说里的奇珍异兽,讲解了与它们有关的知识,包括它们的原型、来历、习性、存在意义等等,带领小读者们逐一了解这些奇珍异兽,加深他们对中国古老神话传说的认知。随后,老师还教小朋友们动手制作了奇珍异兽的模型,鼓励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心中的神兽们塑造出想象的样子。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动手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传统的历史神话故事中,在大开脑洞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小读者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感受我们伟大先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定文化认同和自信。
相关资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也就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包含六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该科目涉及单选、简答、材料分析和教......